第167章 穷人改命,一定要远走他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20世纪70年代,余华两度高考落榜。
  考不上大学,家人就托关系,帮他在老家谋了一份牙医的工作。
  他每天给人看牙、拔牙,闲时就和朋友吃吃喝喝。
  几年下来,不仅日子没有任何起色,整个人的状态也越来越颓丧低迷。
  26岁时,为了改变处境,他决定离开家乡,出门闯荡。
  他去了宁波,一边进修口腔科,一边尝试写作;后来又去了北京、上海等地,结识了许多作家,也大大拓宽了视野。
  远离了闭塞的家乡,最终让他改变命运,由牙医一跃成为着名作家。
  他曾表示:年轻时一定要出去闯闯,哪怕碰得鼻青脸肿。
  很多时候,一直待在家里,你就只能彻底烂在底层圈子里,永远不得翻身。
  人想要改命,首先要做的,就是远走他乡。
  作家丛飞从说过这样一句话,深以为然:
  人穷的时候,若是选择待在家里,就彻底废了。
  因为家里什么信息都没有,什么机遇都没有,当然你只会越来越穷。
  作家梁凤仪有个同乡,叫阿秀。
  90年代,乡里很多姐妹趁着商业热潮,都出去做生意,有人去义乌,有人去广东……
  当时姐妹们,都叫阿秀一起去闯闯。
  可阿秀觉得出门做生意太辛苦了,离家又太远,想想还是拒绝了。
  她留在了老家,在一个小旅馆当服务生,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整理房间。
  可这样的好日子并不长久,两年后,旅馆就倒闭了。
  镇上就业机会太少,一直没找到新工作的阿秀,最后只得去菜市场卖菜。
  当初出去闯的姐妹们,后来有的买了汽车,有了在外地买了房,日子都越来越红火。
  而阿秀的生活却始终没有起色,反倒日渐困顿。
  《见闻语悟》里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但也可能是困住你的牢笼。
  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在外头碰壁,而是待在老家闲废。
  专栏作家连岳,曾讲过一个读者晓军的故事。
  晓军曾就读某医科大学,毕业后,家里人觉得城市竞争太激烈,回老家发展更容易出头。
  于是他回到老家发展,进了镇医院。
  镇医院活很少,非常清闲,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玩电脑。
  身边的朋友也都好吃懒做,晓军经常跟他们混在一起,慢慢也染上抽烟、打牌等坏习惯。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逐渐失去了进取心,也荒废了技能。
  几年过去了,他仍旧是个基层员工,拿着基本工资,日子越过越窘迫。
  《贞观政要》中说,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待在小地方,不仅会让你深陷舒适区,还容易使你受到底层圈子的拉扯。
  慢慢你就会变得迟钝麻木,整个人也会被各种琐屑人事所消耗。
  拘泥于狭小的一方天地,就只能受困于逼仄的生活。
  待在原地不肯走出去的人,最终都会掉进贫穷的深渊,也让人生随之坠落。
  我有个表姐,高中没毕业,就在家附近一家服装厂做针织工。
  每天重复着机械工作,既累,工资又低。
  没干两个月,她就觉得日子毫无盼头。
  于是她瞒着家里面,一个人偷偷坐车到上海找工作。
  因为没学历,她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一份在销售公司端茶递水的工作。
  家里人知道了,非常反对:这工资和厂里做工也差不多,大城市生活成本又高,何必呢?
  可表姐还是固执地留了下来。
  尽管过得辛苦,但她见识了世面,也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她每天跟着同事学习做销售,还买了一堆干货书籍,报了培训班。
  很快,她转到销售岗,一步一步做出了成绩。
  如今她已做到公司的销售主管,薪资是在老家的十几倍。
  《天堂电影院》里有句台词: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你会以为那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当你走出狭隘的天地,人生也就会豁然开朗。
  电台主播程一,以前在河南老家做婚庆主持。
  老家业务少,根本挣不了几个钱;平时又跟哥们吃吃喝喝,赚来的钱也很快花了出去。
  他不甘心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下去,后来便去了北京。
  在同学介绍下,他进了一家媒体公司。
  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新媒体,学习到很多新知识;
  他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经常与他们交流行业动态、变化,寻找赚钱机会。
  半年后,他就创立自己的电台,并做得风生水起。
  从老家来到大城市,他也从穷光蛋,一跃成为年入百万的老板。
  作家马德说,人是环境的动物,改变命运,先要改变环境。
  穷人想要翻身,必须先离开那个封闭的小地方。
  一条溪流停止不动,就是一潭死水;只有向更远处奔涌,才有可能汇聚为大海。
  如果你发现眼前的生活没有起色,不妨打开家门,远走他乡。
  等你见到更多世面,认识更多高人,你的人生自然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罗翔老师说过一句话:
  人必须出门,必须社交,必须去体验不同的事物,见各种各样的人,脑子才会思考,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在活着。
  一个人最好的人生剧本,往往都是在很远的地方写就的。
  导演贾樟柯,出身于山西一个小县城。
  他从小不喜欢学习,最终高考考了307分,惨遭落榜。
  那段时间,他整日无所事事,不是跟朋友打牌喝酒,就是骑着摩托在县城兜风。
  若不出意外,他可能跟同乡其他混混一样,在县城找份糊口工作,庸庸碌碌过完一生。
  可有一天,他在电影院看了部电影,内心很受震动。
  他开始思索,外面的世界这么大,自己真要烂在这个小县城吗?
  于是他做了个决定,离开家乡,去更远的地方。
  他通过努力自学,最终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
  在电影学院,他结识了很多师友,都是着名导演、编剧,并学习到很多知识;
  他每天废寝忘食地看书,看影史名作,极大地开阔了自身视野。
  这一切,都让他萌生出一个理想:做导演。
  刚毕业时,他就拍了个短片,在香港拿了奖;几年后,他拍出第一部长片《小武》,由此一鸣惊人。
  今天,这个当初从小县城走出去的小伙子,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大导演。
  周国平曾说:“不满活在已知世界里的人,才会遇见认知以外的东西。”
  一旦你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人生也就被锁死。
  想要实现改命,你必须打破禁锢,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外界建立联系。
  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
  勇敢地去拥抱广阔世界,你才能获得更快成长,一点点扭转自己的命运。
  俞敏洪第二次高考失利后,有人劝他:
  “别出去了,留下来当个老师,日子穷了些,但总归安稳。”
  但母亲坚持要他继续高考,并告诫他:你一定要走出去,不要烂在山里头。
  次年,俞敏洪就考入北大,走出了家乡。
  此后他一直在大城市打拼,并最终创建了自己的事业。
  后来谈到这段经历,俞敏洪说:
  “不要觉得一无所有,就可以心安理得躺在家里。其实一无所有恰恰是上帝帮你倒了垃圾,让你无所负累去腾飞。”
  人想要打败贫穷,改变命运,不仅需要苦熬、努力,还需要打开自身的格局、视野。
  多看看别人是怎么样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你才知道,通往人生峰顶的路要怎么走。
  点个赞吧 ,大胆走出家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请相信,那些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看到的风景,都会丰富你的见识,成就你的人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