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史进吴玠少华山聚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其实,吴玠和曲端的矛盾由来已久,有时候竟然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但是曲端的职务要比吴玠高许多,所以吴玠也无可奈何,还得听从曲端的命令。
  事实上,吴玠也算是出身于将门世家,只不过吴玠的父亲只是一个基层军官,而曲端的父亲官职比较高。
  吴玠的年龄与史进相仿,比史进大一岁左右。其父名叫吴扆,曾是水洛城的乡兵指挥使,手下管有五六十人,在一次与西夏战斗过程中,光荣牺牲。
  吴玠的家族世代居住在水洛城。吴玠从小就在水洛城长大,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得到名师陕西大侠周侗传授武功,周侗是宋廷御营天字号排名第一的教师,武艺高强,因与朝廷政见不合,遂辞官不任。
  周侗因为武功出众,所以在江湖上名声很响,门下招收的弟子也很多,像梁山好汉中的林冲、卢俊义都是他的徒弟。在他生命的后几年他还招收了一位最出名的弟子,那就是岳飞。
  十二三岁的吴玠是一个顽劣少年,平时里不服管教,在家乡飞鸡走狗,邻居们深受其害。后来在周侗的悉心教导下,一改顽劣之气,竟然成了才。他学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熟读诸子百家,文采斐然。
  吴玠的父亲吴扆去世之后,因为吴玠尚不满十六岁,便同母亲、弟弟吴璘等回到了母亲老家凤翔府,在外祖父家居住了三年,三年里勤学不辍,将此前所学武艺练得更是精湛。
  在凤翔期间,又因为机缘巧合,在紫柏山留侯庙里,梦中得到“汉三杰”之一的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遂掌握了排兵布阵的精髓,成为了一名帅才。
  外祖父见他是个人才,又将祖传的錾金屠龙枪传给他。恰好此时,西夏军队进攻宋地,外祖父便让他回水洛城继承父业,从军报国。
  还不满二十岁的吴玠便回到故乡水洛城,投军做了一名普通的士兵,后来因军功做到进义副尉、代理队将。又后来积累大量军功最终做到忠训郎、秉义郎,任泾原路第二副将之职。
  当年,史进与李俊在独虎山下遭草寇围攻,恰好吴玠来救了他,当时正在征剿方腊起义军,吴玠在军中担任队将。
  史进、吴玠二人分别后,继续在各自的部队剿除方腊的起义军。但因为两人分属不同的部队,并没有再见过面。而且史进中箭之后,便退出了部队养伤,更没了与吴玠见面的机会。
  而吴玠继续随着大部队与方腊的起义军作战,战斗结束之后。吴玠又随大部队在河北剿除了张迪的起义军,后来才回到陕西。西夏犯边后,又与西夏的部队打了不少的仗,也取得了不少的军功。
  由于吴玠武艺精湛,精通文韬武略,带兵能力也强,为人又忠厚踏实,义气深重,对手下兵士也非常关心,打仗时常常是身先士卒,深得部下拥戴,也深受同僚们的敬佩。
  但这样一来,却引起了他的顶头上司曲端的嫉妒。曲端此人出身于高级将门世家,三岁就袭了父荫,担任了职务。自小也是学文习武,练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能力素质在同僚当中也是佼佼者,也深得众人的钦佩。
  曲端也是从最基层兵士做起,通过积累军功,从队将一职做到了泾原路的都统制,因为他的起点较高,所以他的官职级别比吴玠要高很多,虽然他仅比吴玠大三岁。
  由于两人出身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所以二人的性格、秉性和对事物的认识也有很大的不同。
  吴玠基本上是在乡村长大,对乡村百姓们的生活状况了解很深,他知晓百姓们的艰辛和不易,很同情他们的遭遇,对百姓们的起义他心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甚至能够站在百姓们的立场来看待问题。他存在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甚至希望通过自己来改变百姓们的一些贫穷面貌。
  而曲端就不一样了,他出身于官僚家庭,他的思维和立场一直都是站在朝廷的层面来看问题,他与乡村百姓接触很少,他对他们没有深厚的感情,对百姓们的起义或者造反,他一直都持强硬态度,那就是剿灭。他永远都是站在贫困百姓们的对立面上,属于高高在上,把百姓当成自己使唤的下人一样,心里没有半点的怜悯和同情。
  曲端对吴玠的能耐和名望越来越忌惮的原因是,他担心吴玠会取而代之,因为随着吴玠的军功、人脉和声望的积累,曲端越来越感觉到了压力。而且当时在兵士当中,竟然流传着“有文有武是曲大,有谋有勇是吴大”的顺口溜。
  “曲大”指的就是曲端自己,而“吴大”指的就是吴玠。所以曲端对吴玠越来越不满,但又不好在明面上发作,只好在暗地里给吴玠掣肘,将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交与吴玠,却并不按军功行赏,也不上报。所以三十四五岁的吴玠还只是个副将,一身的才能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吴玠就有些郁闷,但在国难当头,女真金人入侵之际,吴玠并没有过多地计较这些问题,只是希望能够多杀金贼,报效国家。
  而当曲端得知金人即将南下,准备从潼关进入陕西,曲端便把阻击金人的任务交给了吴玠,给了他几百人马令其驻扎在华州,随时准备拦截金军。
  吴玠倒也没有拒绝曲端的安排,毕竟曲端是上司。吴玠还是服从了命令,率三四百人来到了华州,与高堪有了工作上的交集。吴玠也知道高堪不是个东西,但他毕竟是朝廷命官,吴玠也不好得罪他。
  这次高堪被史进暴打,高禄奉命去搬救兵,吴玠只好率兵出战,此前他并不知道是史进,听高堪说是梁山九纹龙史进,他才有心来追赶。半途,他让部队停下,他带了一名亲兵亲自来见史进。
  吴玠将来龙去脉简要地说了一遍,隐瞒了他和曲端之间的分歧。
  史进一听,对吴玠说:“大哥,没想到一别数年,我们又见面了!也没想到你立了如此多的军功,小弟我佩服!敬你一碗!”说罢,端起一碗酒敬了吴玠。
  吴玠也慨然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说道:“史兄弟,这些年你在哪里,怎么一下也没有了你的消息!”
  史进便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一一说来,吴玠听了也很是感慨,道:“自古英雄多磨难,兄弟你也受了不少苦啊!”
  后来又听说朝中奸臣高俅是史进带人杀的,吴玠握住史进的手说:“史兄弟,你干了一件大好事啊,这些奸臣败坏朝纲,导致了朝廷灭亡,这种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杀得好!!”
  史进听了这句话,感觉到吴玠是一个知心的汉子,无形之中在心灵认同上又进了一步。
  史进便问道:“吴大哥,你这次将我们少华山的人放了,回去之后,高堪会不会兴师问罪啊?”
  吴玠道:“放心吧,这个我自有办法!下一步金人即将南来,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希望少华山也能够举起抗金的大旗!”
  史进、张宗鄂、刘彦希齐声道:“吴将军放心,只要金人来侵,我们少华山必定第一个起来抵抗!”
  四人击掌为誓,酒足饭饱之后,吴玠便提出告辞,众人极力挽留。吴玠道:“我的部队还在外面驻扎,不能久待,恐高堪那厮怀疑!”于是与众人拱手告别。
  且说高堪这厮被史进痛打一顿之后,被府中的下人抬了回去,高堪又找郎中为唐青城治伤。唐青城瞎了一只眼睛,心中对史进更是恨之入骨,可是又没有奈何。只好先暂时养伤,以后再做计较。
  书中暗表,唐青城养好伤后,为了找史进报仇,便返回蜀中唐门找了一位帮手。后来史进称帝,在攻打蜀中剑门关时,两人来找史进复仇,将史进的堂弟史威打死,后来被史进除掉。此是后话,以后再说。
  且说高堪正叽叽哼哼地躺在床上养伤,脸肿的像个猪头一样,手臂上吊着白布带子,样子极其狼狈。
  他在心里道:“史进狗贼,我与你不共戴天,此仇必报!”然后又“哎哟、哎哟”哼个不止。
  这时,有人来报说:“吴将军回来了!”
  高堪问道:“他抓住史进没有?让他进来!”
  吴玠进来对高堪道:“禀告知府大人,属下追赶不及,那伙贼人已然进了少华山,山高林密,恐有埋伏,故此退兵回来,容以后再去抓捕!”
  高堪一听大怒道:“你这个怂包,连曲曲几个毛贼都抓不住,要你何用?我要告诉你的上司曲端,将你退回去!”
  吴玠一听,心中有气道:“知府大人,有能耐你去抓吧,反正我是不行了。将我调回去也好,还请知府大人马上发公文!”
  高堪一听,气得直噎气,他大吼道:“滚滚滚!你就回去受处罚吧!”说罢,便不再理会吴玠。
  吴玠一看,转身便走出了府衙。只听得后面“哐啷”一声,好像是一个杯子被摔在了地上。吴玠心里“哼”了一声,脚步不停的离去了。
  果然,过了没多久,曲端发来调令,将吴玠调了回去,另外派了一个叫范通的将领接替吴玠。而吴玠回去之后,曲端也没有处罚他,而将他调至一个偏远之地晾了起来。
  史进等又在山上逗留了几天,便对张宗鄂、刘彦希说:“二位贤弟,愚兄我也要走了!”
  张宗鄂道:“大哥,你得罪了高堪那厮,你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不如就在我这山寨做个大寨主,何不快活?”
  史进道:“贤弟,不然!我史家庄还有四五百人等着我回去教授武艺呢,即便高堪那厮来也不惧怕!少华山这里你好好经营,或许以后会有大用处呢!”
  张宗鄂、刘彦希还待要挽留,这里军师皇甫一端道:“二位寨主,史英雄要走,你何必要强行挽留呢?毕竟也不是我们山寨的人!”
  史进听了皇甫一端的话,心里略微有些不快,但却并没言语。
  史进离去之后,张宗鄂责备皇甫一端道:“军师,你今天为何如此说话,岂不是伤了我们和史大哥之间的义气?”
  皇甫一端道:“寨主,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那史进一看就不是一个普通之人,如果让他当了山寨寨主,那你兄弟二人放在哪里呢?你们愿意受制于人吗?”
  顿了一顿,然后他继续说道:“这山寨是我们兄弟们一点一点修建起来的,虽然之前史进也在此落过草,可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原先的房屋早就没有了,凭什么我们打下的地盘拱手让于人呢?”
  张宗鄂一听,竟然默然无语,毕竟皇甫一端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书中暗表,皇甫一端如此一说,真为兄弟之间的感情埋下了隐患,后来兄弟反目,曲端趁机分化二人,派兵剿杀。
  此乃后话,以后再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