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不是,玻璃也能做成芯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众人继续商议运沙子的事宜。
何桐雨提出建议道:“目前来看,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租一个搬家公司的大车。这样可以一次性运输更多的沙子,提高效率。”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何桐雨的想法。他们一致决定采用这个方法来运输沙子。
很快,不到2天的时间里,他们就成功地租用了一辆大型搬家车,并将所有的沙子装载上车。这辆车沿着高速公路疾驰,最终在不到2天的时间内走完了全部路程,顺利地将沙子从新西疆运到了魔都。
众人看着眼前的1.12吨沙子,越发觉得这件事好玩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烧玻璃了。这么多沙子要烧成玻璃,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
何桐雨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租用一个工厂来专门处理这些沙子,毕竟这里可是有着足足 1.12 吨之多呢!
众人再次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这次运输沙子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唯一花费时间较多的便是租用工厂这个环节。
......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众人站在眼前这座巨大的高炉前,不禁被它那震撼人心的气势所折服。这简直就是工业界的巨无霸啊,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感。
小弟a惊叹道:\"哇塞,这么大?我看我们的沙子估计只要半天就能全部烧光了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后便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将沙子倒到传送带中,经过初筛,再填入高炉中,由于此次烧制玻璃并不需要追求太高品质(只是为了整活,后续还需要将其融化成硅片),所以也没有添加过多其他材料。整个场面热火朝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等的时间是漫长的。
也是时候决定,融成啥样子的玻璃了。
何桐雨凝视着那熊熊燃烧的高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缓缓开口:“我们何不将这次的玻璃艺术品,打造成沙漠中的幻影?想象一下,如果这些玻璃能捕捉到沙漠的精髓,那将是多么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
小弟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想法所吸引,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决定将玻璃艺术品设计成能够反射和折射光线的形状,比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或者沙漠中的沙丘波纹。这样,当阳光照射在这些玻璃艺术品上时,它们将呈现出如同沙漠中幻影般的神奇效果。
在工人们的巧手之下,一件件玻璃艺术品被赋予了生命。何桐雨拿起一个沙丘波纹形状的玻璃,阳光透过它,折射出一片沙漠的幻影。
他满意地说道:“这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沙漠的缩影,是光与影的交响曲。”
因为制作工艺的不足,导致最终成品的质量并不高,但还能使用,毕竟它们最后都会被融化掉。
显然,那1.12吨的沙子全部成功地融成了玻璃,并制成了精美的工艺品。
至于这些工艺品用来做什么呢?当然是拍视频啦!在光线充足的户外环境下,他们完成了对这件艺术品的展示拍摄,然后便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玻璃制品扔进了熔炉,准备再次进行熔化。
大家都知道,不同物质的熔点各不相同,因此融化后的产物也会有所差异。然而,对于那些对科技了解甚少的人来说,他们很难理解这些复杂的科学原理。在世界上,人们总是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
“这下就是展示我们技先进性的地方了,我们有极其方便的分离法。甚是不超越这个世界的水平多远。”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却是事实。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这种先进技术的存在。
吃瓜群众们聚集在一起,目睹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将玻璃制品重新融化,更不知道其中的意义所在。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法理解背后的原理和价值。
就这样,他们轻而易举地分离出了硅元素,并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这段视频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视频很快上传至网络平台,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众多网友纷纷发表评论,直呼离谱。有极少数人质疑这是否真的是一种可行的技术,而另一些人则对这种先进的科技表示钦佩和赞叹。
尤其是在他们把玻璃再次融化的那一刻,弹幕彻底疯狂的躁动起来。
“不是,哥们?”
“这就融化了?”
“哥们还要干啥?”
“多好的工艺品啊,都心动了啊。”
“别告诉我,还要做芯片。”
……
随着视频的热度不断攀升,观众们开始意识到这个视频真正的离谱之处——分离硅元素。在何桐雨和他的团队的视频中,他们展示了如何将玻璃制品再次融化,并通过某种神秘的特殊手段分离出硅元素。
这一过程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在现实世界中,硅的提取和纯化是一个复杂且成本高昂的过程,通常需要高度专业的设备和知识。
视频中,何桐雨轻松地表示:“我们有极其方便的分离法。分离其实特别简单。”
网友们对此视频的反应各异,有的表示难以置信,有的则认为这是某种高级的特效或魔术。一些科技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则指出视频中的不真实之处,强调真正的硅提取过程远比视频中展示的要复杂得多。
尽管如此,视频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对于这种看似“离谱”的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些人甚至开始讨论这种技术是否可能在未来成为现实,或者是否隐藏着某种尚未公开的创新方法。
何桐雨和他的团队则在视频的最后留下了一个悬念,他们没有明确说明这些硅元素将如何使用,只是暗示这可能是他们下一步计划的一部分。这使得观众们对他们的后续行动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在视频的评论区,网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对科技的误解和误导,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尝试,即使过程被简化,但至少引起了公众对科技话题的兴趣。无论如何,何桐雨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利用这个视频吸引了大量关注,也引发了关于科技和创新的深入讨论。
何桐雨看着评论区的疯狂讨论,最后微微一笑,决定玩吧大的,写出完整的方法,公开到网上。当然,得是他们把硅片研磨出来,然后做成芯片,挑完最好的那一个之后。
众人把提炼出来的硅元素共计400公斤转移回了他们待的别墅。
接下来就是研磨硅片了。
众人开始商议组装什么水平的研磨机。
小弟a:“为了防止其他人以为太过离谱,这边建议就以五年前的平均水平。”
经过商议,最后决定是四年前的平均水平。就是(2015,查不到相关数据)合格级。
他们着手组装研磨机,按照四年前的标准,将各个零部件精准安装。机器启动,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硅元素逐渐被研磨成细腻的硅片。众人围在一旁,期待着最终的成果。经过数小时的努力,一批批光滑的硅片呈现在他们面前。这些硅片将被用于制作芯片,而他们要挑选出其中最优质的一块。
何桐雨小心翼翼地用着工具拿着一块硅片,仔细观察着它的质地和光泽。他深知,从这些硅片中挑选出最优质的,是制作高性能芯片的关键一步。他和团队成员们一起,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和显微镜,对每一片硅片进行了详尽的检查。他们寻找着那些无瑕疵、均匀度高、杂质含量低的硅片,因为这些特性对于芯片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块近乎完美的硅片。
何桐雨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就是它了,这块硅片将是我们芯片的基石。好好的包装好做好转移。”
随后,何桐雨和他的团队开始对这块已经包装好的硅片进行深入处理,目标是将它转化为一枚功能完备的芯片。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复杂的工艺流程,包括光刻、蚀刻以及掺杂等等。尽管这些工艺对于他们来说并非难事,但出于确保芯片能稳定运行的考虑,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方案。
经过漫长而紧张的努力,终于成功制造出了一版芯片。何桐雨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满怀期待地将这些芯片拿到实验室里进行严格的测试,以验证它们的工艺是否符合预期。
何桐雨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组装电脑就简单多了,这个可没什么技术含量。”
然而,旁边的小弟b却提醒道:“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难度的,关键在于要了解每个芯片的位置和具体功能。如何细化芯片的作用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后一道难关。”
何桐雨点了点头,深有同感地说:“没错,设计确实是一个大难题。”
于是,他们决定再次围坐在一起,仔细研究那份详细的电路图和计算机芯片设计图。他们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解决方案。大家都明白,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攻克这个难题。
他们围坐在会议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电路图和设计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应该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来提高性能;有的人则主张保持现状,以确保稳定性。还有人提出了一些新的创意,希望能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试图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才能找到最佳的方案。尽管争论很激烈,但气氛却十分融洽,大家都抱着共同的目标——完成芯片分类分工。
经过数小时的热烈讨论,最终他们达成了一致的结论。他们决定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对芯片的电路进行优化,以提高性能和降低功耗。于是,何桐雨与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开始精心设计芯片的电路图,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光刻掩模。他们严格按照四年前的技术标准,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敲和验证,以确保最终产品能够符合要求。
在光刻环节,他们将电路图案准确无误地转移到硅片上。这个步骤需要极度精准的操作和高度稳定的环境条件,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偏差,都有可能让芯片的性能大幅降低。为此,他们特意借用了一台四年前的光刻机,虽然在技术层面上不及最新型号的设备,但完全可以胜任他们的任务。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光刻、蚀刻等关键步骤终于顺利完成,他们成功获得了所有所需的芯片。紧接着,进入了掺杂过程。这一步骤至关重要,通过向硅片中引入特定的杂质元素,可以赋予硅片半导体的独特性质。然而,要实现最佳效果,必须精确控制掺杂的均匀性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芯片性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最终,经过精心制作,各种功能强大的芯片应运而生。
在随后的两天里,他们全力以赴地寻找其他组件,并对其进行严格筛选,以确保这些组件与选定的芯片完美兼容。这一过程充满挑战,需要仔细挑选和测试不同的部件,以确保整个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性能下降。因此,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接下来,他们投入了一整天的时间,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把那些珍贵的芯片逐一安装到主板上。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微妙而复杂的手术,需要绝对的精确性。他们细心地进行着布线和连接工作,每一个焊点都必须高度准确,每一条线路都要经过精心布局,这样才能确保信号传输的高效和稳定。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耐心,成功完成了。
当然,为了适配操作系统,他们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虽然牺牲了一些功能,也买了某软的相关组件,但通过巧妙运用相关芯片,他们至少保证了绝大多数芯片都是由自己制造的。这是一次权衡,也是技术进步中的一种无奈之举。
当最后一颗芯片被正确安装后,何桐雨轻轻地按下了电脑主机箱上的电源按钮。瞬间,电脑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风扇开始转动,硬盘灯闪烁起来,操作系统正在加载。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期待着成功的到来。
屏幕上渐渐浮现出了熟悉的“hello world”字样,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太棒了!”何桐雨兴奋地喊了出来,他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们做到了!”这句话仿佛释放了他们心中积压已久的压力和疲惫,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整个团队都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他们相互拥抱庆祝。
“我们做到了!”何桐雨兴奋地喊道。
他们迫不及待地进行各种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然后他们发布了这次整活的最后一期视频,连带着硅的提炼技术。
互联网上再次掀起一次讨论,但是下集的重点是,洛雨他们失去了脑链互联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