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真正的牛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伴随着拍摄,面对当年的历史丁诚也越来越震撼。
  身在70年代的美国,职场完全是男人的天下,女人只能做接线员或秘书,生育是她们立足的资本,还要面对来自商业广告的歧视。
  1970年香烟品牌tipalet在广告词里写道:往她脸上吹一口烟,她就什么都听你的。
  1972年女***运动收效甚微,皮鞋商打出一则广告海报,暗示女人是会为一双鞋子而臣服的玩物。
  《广告狂人》的背景便是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女秘书刚入职,就在电梯里被三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包围,还要忍受各种骚扰和调戏。
  美其名曰女秘书,无非是个端茶倒水的。因为男人不信,这些女人会和他们一样有思想、有能力。
  所以当镜头扫过整个编辑部,满目都是报纸、文件和坐在打字机旁的男人,女性则少得可怜。
  那时的新闻界,主管大多是男性,更不要提一把手。所以当女主上任,很多编辑记者接二连三地跳槽。
  那就是1971年!
  面对发,还是不发?
  她吞咽了一下,男人将她团团围住,要求为公司考虑隐瞒真相。大概是太紧张,才会一连说了三个goahead。
  丁诚最常见到的画面,就是被一群男人团团包围的她,几次三番,欲言又止。
  和自己的下属吃早茶,下意识搓着手,小心翼翼地说:我觉得我们的女性读者在流失,你可以把焦点放在女性的……
  话未说完,遭对方抢白:凯瑟琳,别对我的工作指手画脚。
  瞬间愣住,一个吞咽的动作,然后把脸别过……
  去和投资人开会,整个大会议室,只她一个女人。
  男人们一句接一句,她嗫嚅半晌,刚吐出一个字,就被隔座的男人叫停,喊着别纠结这个。便只好噤声,看着别人发言,然后附和一笑。
  穿着睡袍,站在一群男人中间,讨论到底该不该发那份五角大楼的机密文件。男人们唇枪舌剑,争执不休,一点出声的机会都没给她留。
  当踏上那段台阶,发现门外站着的都是女书记员。推开门时,闯入视野内的,全部是男性高官。
  两个镜头,差别立现。
  当凯瑟琳排队等待上诉,一位抱着文件箱的黑人女性路过。她个子矮小瘦弱,为政府工作,却抬头看向凯瑟琳,目光坚定:我希望你能赢。
  还有总编的女儿,第一次出场,是在自家门旁卖柠檬水,一杯25美分。
  七八岁的样子,扎着马尾,背后是自己做的牌子。吃力地拿起水壶,为别人将柠檬水倒进杯子。本不必做这种事,毕竟有一个位至总编的父亲。
  却还是将赚到的钱一张张码好,交给母亲。这一刻,她根本不是谁的女儿,而是一位年轻的独立女性。
  最令丁诚欣赏的是男主的妻子,当女主一声令下,决定出版时,记者们进出总编的家,在客厅办公,文件一张张铺得满地都是。他们要赶在截稿时间前,提取最重要的信息编辑成文。
  在这个时刻里,她却在门边悄悄数人数,确定要准备多少份芥末火鸡和辣根烤牛肉。然后端着餐盘,躬身询问每个人需要什么。
  她身后,玄关处,是独自一人将重重的广告牌抬回家中的女儿。
  在将所有食物摆上桌,安静地站在厨房,看着餐厅里的男人高谈阔论,不发一言,不露锋芒。
  女人要承担所有家务,男人要求她们绝对忠诚,甚至不能放一个推销员进屋喝水。
  宾客散去,夜深人静,她开始做雕塑。男主得意地炫耀,五角大楼文件能出版了,她第一反应是:凯瑟琳真勇敢。
  男主皱着眉头,反问:“我不勇敢?”
  她低头继续摆弄自己的雕塑,轻声说:身处一个很多人不认可她的位置,无数次被说不够好、被忽视,因此赌上性命,作出这个决定,我认为她更勇敢。
  这时候男人才意识到女性的付出,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付出!
  这才是让丁诚震撼的地方,虽然作为一部传记类影片,但被导演拍摄的赋予节奏感与娱乐性,并非严肃的、完全基于现实的纯传记片。
  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斯皮尔伯格依然有他个人的巧思所在。
  严格的把自己和观众定位在观察者而非参与者的位置,全程都没有让观众使用角色的视角,而适中采用第三方视角来跟进每个事情的过程。
  每到某个转折点,引起剧情转折的关键人物出现的时候,镜头会先在侧面,高度大概在角色胸部的位置,以全景与角色并行,而且镜头略有起伏,很像一个活生生的第三人从侧面跟着角色一起并行急速前进,然后镜头慢慢走到角色背后,从后面跟着个角色走进某个室内,围观某件事情的发生。
  时刻从第三方的角度看着这个事情一步一步的进展,看着角色们跟自己做斗争,跟对手斗争,跟权利斗争。
  观众是完全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观察角色们的选择,这样的镜头设置,虽然没有参与感,但是会让观众有一种种不由自主的评判感、审视感。
  各种场景交替,节奏把控,没有冗余镜头和设置,角色塑造的精彩结合导演安排和剪辑,使每个角色都非常有个性。
  能在商业片里表现时代背景,刻画人性的跌宕起伏,凸显职业的光芒……
  这才叫真正的牛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