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我怀疑写文章的是个老家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陆同学,你让我对出口成章这个成语具象化了。”
  三中校门口,陆清风陪同金校长送吴明和王川离开。
  从演讲结束后,两个人的惊叹之情就没有断过。
  确实太夸张了。
  满打满算,从金校长决定让他上台,到正式现站在所有师生面前,也就四十分钟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内,脑子里构思一篇具有内涵,还要引经据典的演讲稿。
  已经不能用才思敏捷来形容了。
  可能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经常读书,并且能把书中的内容记在心里,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
  否则,就最后一段的古诗词完美应用,就不是谁都行的。
  不信把三中所有老师拉过来,问问就知道了。
  “主要还是学校老师教得好。”
  陆清风情商一直在线,这话说的金校长和班主任熊大露出笑容。
  吴明对他越发好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警局的那笔奖金原本要走个流程,会花费一点时间,我会帮你催促一下。”
  “谢谢。”
  陆清风动了动脚指头,领了这份好意。
  金校长闻言却是心中一动,看了眼陆清风。
  “金校长,就送到这吧,我们就先走了。”
  吴明两人驾车离开。
  直到车辆走远,金校长转过身,和善的道。
  “这次陆同学的行为,对社会,对校园,对我们三中全体师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榜样,为了表彰这种行为,学校也要好好奖励一下。”
  “熊老师,你一会儿去给陆同学申报一笔奖学金。”
  呵,还有意外之喜,陆清风连忙道谢。
  “谢谢校长。”
  “好好好,回去上课吧。”
  金校长笑的很友善。
  陆清风走后,金校长带着班主任熊大又回到了办公室。
  “听说陆清风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有获奖的希望么?”
  在沙发上坐下来后,金校长问道。
  熊大屁股坐了一半,闻言回答道。
  “听陈老师,也就是负责这事的语文老师说,陆清风参赛的作品非常出色,比起往年的冠军作品还要好。”
  “嗯。”
  金校长想了一下。
  “这样,像陆清风这样优秀的学生应该好好宣传一下,以展示我们三中优秀的教育成果。”
  “今年的校园十星,优秀学生,三好学生,都把他报上去。”
  “王警官不是说,近期有媒体采访么,警局自己的媒体传播有限,我们也找找相关记者,把这事宣传一下。”
  “你作为陆清风的班主任,要好好协助他。”
  “明白。”
  “嗯,你去忙吧。”
  金校长端起茶杯。
  ……
  “回来了,回来了。”
  陆清风刚回到教室,哗啦呼啦一大群人就涌了出来,刘鑫和吕辉一左一右两大护法簇拥着他回到座位。
  外面围着全班学生。
  也不对,黄庆阳就没动,嫉妒的看着这里。
  这种场景,他做梦都想拥有。
  周静则是直接出去了,不想看到这一幕。
  “快和我们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啊?”
  “你真遇到人口贩子了,恐不恐怖,他们怎么带走小孩的?”
  “你有没有和他们打一架,他们有几个人啊?”
  “我靠,你刚刚在在上面帅呆了,词都是你自己想的么?说的我都热血沸腾了,当场就想找本书看。”
  “大作家就是牛逼,说话一套一套的。”
  大家问题都不少你一言我一语,闹哄哄的。
  “都别吵,我一个一个解释。”
  陆清风捂着耳朵大喊,才让众人消停下来。
  不过不等他满足众人的求知欲,上课铃声响起了。
  ……
  《儿童文学》杂志社。
  今天是新一期杂志发行一周的日子,按照往常的数据,杂志发行的头一周,也是销量最高的时候。
  大部分的数据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炉。
  对重点推广的新栏目文章也有了结果。
  主编王为民,连同副主编蔡青,责任编辑老钱,楚红梅,杨秀秀七人,此刻正坐在会议室内。
  市场部的小尹为诸位编辑解读着幻灯片上的内容。
  “截止目前为止,新一期的《儿童文学》投放实体市场为六十万册,网络订阅量八十一点五万,关于新推栏目的问题调查,回传率为百分之一点八。”
  “其中网络订阅占据百分之九十七,剩下部位为电话回访,和阅读实体杂志后的官方回信。”
  “共计一万八千份的调研数据,情况如下。”
  说着,翻到下一页。
  上面一大堆数据,在场一群人听的头疼,但下面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新的精品推荐栏目的五篇文章打分一览。
  以五星为总分数,下面是评分人数,评论文字。
  而分数一出来,五位责任编辑的脸色就精彩起来。
  老钱和另外两人一脸玩味,楚红梅这位老资历脸色难看,杨秀秀倒没什么变化。
  但嘴角时不时勾起,能看出她心情很好。
  小尹不知道底下人的心思各异,继续结束。
  “五篇文章,《小草》评分三星半,《野蔷薇》三星,《小熊和蜜蜂》四星,《卖火柴的小女孩》四星,《丑小鸭》四星半。”
  “对《小草》和《野蔷薇》的主要差评集中那无聊,不好看,读起来没意思。”
  “《小熊和蜜蜂》优点比较集中,总结下来有趣,喜欢里面描写的友情。”
  “《卖火柴的小女孩》则是因为故事是个悲剧,小读者不喜欢,但认为故事写的很好。”
  “《丑小鸭》的差评很少,是五篇故事中评价最高。”
  说完这些,也没他什么事了,直接离开。
  会议室灯光打开,王为民转过椅子。
  “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副主编蔡青年纪比王为民还要大一点,两撇八字眉很有特色,整张脸看上去苦兮兮的,其实是个稳重的人。
  最先开口。
  “新栏目的效果还是不错,从读者回传就能看的出来,以前的栏目没这个比例。”
  “文学杂志,内容为王,故事写的好,读者也愿意更多的交流。”
  王为民表示认可。
  老钱这时候开口。
  “新栏目的五篇文章我都看过,小熊的文章是我推荐上去的,我不做评价,小草,野蔷薇的作者邱吉,我对这个作家也有了解。”
  “这个人在文学思想上是没问题的,有深度有讨论,但写作手法上太偏成人,导致趣味性,故事性不足,这点在童话故事领域其实比较致命,不改的话,很难登顶。”
  “倒是这个叫陆清风的,很有意思。”
  “你看他这两篇故事,遣词造句极其老道,画面感十足。文章思想性也相当深刻,但并没有给人一种说教的丧气感。”
  “娓娓道来,浸润无声。”
  “这种写作手法非常像严肃文学,童话作家里面没有这样的人,我怀疑是有老家伙转型来了。”
  说到最后,他看向杨秀秀。
  所有人当中,只有杨秀秀和作家本人联系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