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独特的女性导演视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在《绿皮书》的拍摄过程中,沈玲珑作为女性导演,其独特的视角渐渐在影片中留下深刻印记。
与原版彼得·法雷利的导演不同,沈玲珑更注重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
在拍摄托尼与家人分别的场景时,她特意增加了许多细节。
当托尼的妻子为他整理衣领,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沈玲珑要求演员的手部动作放慢,手指微微颤抖,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出妻子内心的不安与对丈夫远行的牵挂。
而托尼在转身离开时,她让演员的脚步有一瞬间的停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将托尼对家庭的眷恋和为生活所迫的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
在处理唐·谢利的内心世界时,沈玲珑也别具一格。
她关注到唐·谢利在舞台下孤独的一面,不仅仅是因为种族身份,更因为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灵魂在世俗世界中的漂泊。
有一场戏是唐·谢利在酒店房间里独自弹奏钢琴,沈玲珑将镜头聚焦在他微微颤抖的双手和脸上滑落的一滴泪,没有过多的台词,却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挣扎。
对于影片中一些关于人性温暖的情节,沈玲珑更是发挥了女性独有的敏锐感知。
当托尼第一次听到唐·谢利的钢琴演奏,脸上露出的那种被音乐触动的神情,沈玲珑通过特写镜头,捕捉到他眼神中的惊叹、欣赏与一丝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这一简单的情节充满了温情与力量。
在画面的呈现上,沈玲珑也有着独特的审美。
她喜欢运用柔和的光线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拍摄车内的场景时,她选择让阳光透过车窗,形成一种朦胧而温暖的光晕,洒在托尼和唐·谢利的身上,象征着他们之间逐渐升温的友谊,尽管这条路上充满了荆棘,但仍有希望和温暖在悄然生长。
片场的工作人员也渐渐发现了沈玲珑视角的独特之处。
美术指导感慨道:“导演总能看到一些我们忽略的细节,她对情感和氛围的把握让整个场景都活了起来,那些看似平凡的角落,在她的指导下都变得充满故事。”
随着拍摄的继续,沈玲珑的女性导演视角持续为《绿皮书》注入灵魂,让这部电影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一种细腻、温情又深刻的独特魅力。
随着拍摄渐入佳境,沈玲珑却敏锐地察觉到演员们在角色诠释上仍有进步空间。于是,她决定亲自下场示范,以帮助演员们更精准地把握角色的精髓。
片场中,一场托尼和唐·谢利在车内因文化差异产生摩擦的戏即将开拍。维果·莫特森和马赫沙拉·阿里虽已对戏多次,但沈玲珑总觉得少了些味道。
“停,”沈玲珑叫停了排练,“托尼在这里不仅仅是生气,他的愤怒之下其实还藏着对生活无奈的宣泄,以及内心深处那点因为自卑而产生的抗拒改变的情绪。维果,你看,应该是这样。”
说着,沈玲珑亲自示范起来。她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被触及痛点的恼怒,继而转为一种长期被生活打磨后的疲惫与不甘,嘴角向下撇着,带着些倔强,同时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用力地握住一个想象中的方向盘,肩膀因为紧张而微微耸起,嘴里说道:“我不懂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做,这一路下来,规矩就是规矩,你这样只会给我们找麻烦!”那语气中的情绪层次丰富而真实,仿佛她就是那个托尼。
维果·莫特森专注地看着,眼中满是钦佩与思索。沈玲珑示范完后,他立刻说道:“导演,我明白了,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诠释,我之前确实没有把握好这个情绪的深度。”
接着,轮到唐·谢利的戏份。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唐·谢利在面对托尼的指责时,需要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身为黑人艺术家的骄傲被冒犯后的愤怒,又有对托尼不理解自己的失望,还有对自身处境的悲哀。
沈玲珑再次示范,她挺直脊背,眼神冰冷中透着受伤,嘴角微微上扬,却带着一丝自嘲,声音平稳但微微颤抖地说道:“我以为你会懂,这是我的生活,我有权利去争取平等,而不是像个囚犯一样被处处限制。”这简单的几句话,被沈玲珑演绎出了多层情感,让周围的工作人员都不禁安静下来,沉浸在这细腻的表演中。
马赫沙拉·阿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导演,您这一示范,我清楚地看到了唐·谢利内心深处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情感脉络,我知道该怎么调整了。”
在沈玲珑的示范下,演员们对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使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愈发丰满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