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榨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吃过早饭,陆**没去工地,与几名木工组战士一起讨论怎么做榨油机。
  团部、一营两个炊事班的人都凑过来看热闹。
  “照这个做!”陆**画了一张草图。
  座式杠杆榨油机,长长的木杠下是榨油桶,油桶下是集油的磨盘。
  填装油料的油箍放进榨油桶,木柄末端坠上石块重物,杠杆原理,另一端油桶里的油箍慢慢渗出油。
  “这个能行吗?”王二虎问,“我们老家的榨油机都是横式木槌撞击的。”
  “怎么不能行?这种省力、省地,就是出油量没有你说的撞击法大。”陆**拍了一下王二虎后脑勺。
  这种杠杆式榨油机虽然出油量小些,但可拆卸,方便搬运,适合他们这种流动性大的部队用。
  在革命圣地搞大生产运动时,就是这种榨油机。
  “可是这么好的料切割了多可惜!”王二虎看着两人合抱的大料舍不得,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么好的大料该剖成两半,中间掏空放油饼,掏空的木料做木楔子。
  另外再用大料做架梁和木槌,一样可以榨油,一样可以拆卸,只不过费劲儿些。
  “营长,我觉得王班长说得有道理。”冯素莲插话。
  这种大料没个百年长不了这么粗壮,锯成一根一根的木方太可惜。
  再说撞击式榨油,不是非得吊房梁,大料做成三米高的架梁加横梁,一样能吊木槌。
  反正都伐了两个大料,料子足够。
  “那好吧,改成横式榨油机。”陆**听完冯素莲的阐述,觉得有道理。
  于是将一根大料从中锯开、掏空,做榨油机主体和木楔子。
  另一根锯成架梁、横梁、大木槌。
  这种大料厚实,只能用榫卯连接,没有这么长的钉子。
  架梁锯下后,半吊子的一堆人争论了半天,怎么卡榫。
  那个年代的人见的榫卯制作多,耳濡目染,加上动手能力强,一堆臭皮匠愣是拼凑出来。
  几日后榨油机制成。
  “乖乖!要不是这里漫山遍野的冰雪,我都以为回到老家了!”唐政委围着威猛、古朴的榨油机,啧啧赞叹。
  别看一帮大头兵,还真是卧虎藏龙,这东西都给造出来。
  “来,试一试!”唐政委大手一挥,豪迈道。
  一帮半吊子榨油师傅上场,黄豆磨成碎末,大铁锅炒制,再上蒸笼蒸熟,摊开略微晾凉,装入铺了秸秆的油箍中。
  然后填装进中空的榨油机中,一次填装十饼,然后上木楔子。
  再用大木槌撞击木楔子,木楔子大小不一,有各种尺寸和厚度,从小到大、从薄到厚,不停变换。
  木楔子从少变多,从薄变厚,油慢慢渗出来,先是星星点点,接着汇成涓涓细流,清亮透黄。
  从油槽流到出油口,一只桶在下面接着。
  油箍是拆了簸箕边上的竹块制成,秸秆是战士们从自己床底扒拉出来,洗干净晾干的。
  四名战士抱着大木槌后退,然后用力往前冲,砰地撞在木楔上。
  每撞击一次,木楔子往里挤压一点儿,待一根木楔完全卡进榨油机,再添加第二根。
  所有木楔子全部卡进榨油机,十个油饼的油也差不多都榨出来。
  这一轮榨油才算完成,一榨子油料从上完到压榨好,差不多需要近两个钟头。
  稍事休息后,再装、再砸、再压,直到把所有油料榨完。
  一直榨到下午三四点钟,一百斤大豆榨完,团部、一营各自出的五十斤。
  “就榨完了?”唐政委、高团长看着两个半桶油和一堆压紧实的豆饼,觉得太少。
  两麻袋的豆子,就得了这么点儿油?
  “呵呵,快,过称、过称,看看多少油?”唐政委回过神欢喜道。
  老朱、老郑提着自家大称,一个称油、一个称豆饼。
  “油十五斤”“豆饼八十五斤”,两人很快报数。
  “嗯,不错、不错!”唐政委表扬道。
  战士们辛苦几天,这会儿榨完油,个个眼睛放光,不忍打击积极性。
  “呵呵!”战士们开心坏了,以后能经常吃到油了。
  “小冯,这些豆饼咋弄?”老郑掰了掰,豆饼铁实,咋熬豆浆?
  “用温水泡,10斤豆饼兑70斤水,泡八小时,搅拌均匀就能熬豆浆,烧开后两到三分钟,过滤,再点豆腐。”冯素莲回道。
  “好嘞!”老郑、老朱带着自己的战士们分豆饼,你一块我一块、你一块我一块。
  然后回去烧热水泡豆饼。
  “唉,我咋觉得哪里不对?”高团长挠头,说着心中疑惑,团部、营部坐一起开会讨论总结。
  除了团长、政委、营长、教导员,还有后勤科长、司务长,干事小秦负责会议纪要。
  “用了两个木工班人力、两辆运输车砍伐,三天时间制作榨油机,一天时间榨油一百斤大豆,出油十五斤,豆饼八十五斤。”陆**报出账目。
  “对、对!妈的,费了老鼻子劲儿,才这点儿油!我说哪里不对劲儿!”高团长拍着大腿道,心里挺失望的。
  众人沉默,大豆榨油,豆饼还能熬豆浆,从大豆算,确实不亏,出了十五斤油,还剩下八十五斤豆饼,能熬不少豆浆。点不少豆腐?
  可是怎么每个人都觉得巨亏呢?
  榨油机用的百年大料,花三天制成,这些都是成本。
  “如果只榨这一次油,算起来是巨亏,不过榨油机若是一直用,成本摊下去就不算亏。
  再就是大豆榨油,既然还能出豆腐,出油率自然不会很高。
  若各部队推广,会两个问题。
  一是大豆不多,可能一两月榨一次油,只得二三十斤油和一堆豆饼。
  二是需要制作不少榨油机,成本高、利用率低。
  而且榨油机笨重,搬运费时费力。”陆**想了想道。
  “看来,推广榨油行不通!”唐政委不甘心。
  “政委,我觉得行得通,但我们需要改进!”陆**提出不同看法。
  “哦,怎么改进?”唐政委眼里重新燃起亮光。
  陆**道:“我记得古书上记载,有些出行不便的偏远地方村民用土法榨油。
  石磨子磨碎,炒制后蒸熟,油箍或纱布包好油料,直接用重物压在磨盘上,慢慢渗油,一两天后出完油。
  方法比这个简单,只是出油量低很多。”
  “嗯,这法子简便是简便,不过怎么感觉像是过家家?忙活两天,出一斤油?”唐政委纠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