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甩开膀子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得病?什么病?”陶大勇听着不舒服,好好的,谁乐意听人说得病?
  “真的,这种粉尘吸多了,肺会变硬,咳嗽、喘不过气,人会憋死,肺里全是粉尘。”
  冯素莲把记得的症状说了,这些都是自己的战友,她不希望他们有那一天。
  “小冯,你听谁说的?”白洁茹当卫生员几年,第一次听这么新鲜的事儿。
  “嗯、嗯,我也说不清,反正干这种活儿的人,时间久了,总是咳嗽。
  咳出来的痰都是灰色的,呼吸急促、费力,胸痛!”冯素莲能记得的就这些。
  “?”陶大勇盯着冯素莲,喃喃道,“原来是这样!”
  他们家世代制陶、烧陶,祖辈几代人都得同样的病。
  年纪轻轻,不过三十来岁就咳嗽、咳灰色痰、呼吸费力、急促、胸痛,然后不治而亡。
  很少有活过四十的,死的时候都很痛苦。
  一直以为是祖坟风水有问题,原来是这个原因!
  “戴口罩就好了?”陶大勇请教。
  冯素莲摇头,“纱布口罩挡不了多少粉尘,这种工作不宜长期干!”
  “那你知道这种病怎么治吗?”陶大勇想起家中的父亲,时常半夜咳得喘不过气。
  “有一种技术叫肺灌洗,就是洗肺!将肺里的粉尘用药水冲洗出来!不知哪家大医院有这技术!”冯素莲知道的就这么多。
  冯素莲只知这技术,却不知这技术八十年代才有。
  陶大勇听了没说话。
  “你家有人得这病?”冯素莲见陶大勇神色难过。
  “嗯!”陶大勇闷闷道,“我父亲好多年前就这样。”
  “最好让他别再干了!”冯素莲建议道。
  “小冯,那我们也会得吗?”其他战士惴惴不安。
  “啊?”冯素莲后知后觉,自己这一番话把大家给吓到了。
  忙安慰道,“没事,你又不是烧一辈子窑,干个一两年问题不大,再说咱们工地上不也每天吸入水泥粉尘?”
  “工地上也会?”战士们惊了。
  “呃!”冯素莲想给自己一嘴巴子。
  越描越黑,自己一知半解,解释不清反而容易引起战士们的误解、恐慌,影响士气。
  这叫什么?危言耸听,动摇军心!古代要挨军棍的!
  “嗨,用不着那么紧张!”白洁茹插话。
  “咱们每天工地下来,哪个不是鼻孔黑黑的,说明什么?说明灰尘大啊!小冯说得没错,水泥粉尘肯定会吸入肺中。
  但也用不着惊慌,量变到质变有一个积累过程,又不是一天两天就得?人没那么娇气。
  就算不干这些活儿,空气中不也有灰尘?难不成咱们不呼吸了?
  再说这雪域高原上,咱们哪一天不面临各种困境?
  缺氧还得肺水肿、脑水肿呢,甚至引起突发心脏病都说不定。
  大家怕了吗?没有!这点儿粉尘比起来算啥?”
  “对!这点儿粉尘算啥!”陶大勇甩甩脑袋大声道,革命战士,哪能畏畏缩缩?
  “谢谢你!”冯素莲悄悄道。
  “谢啥!你也是好意!”白洁茹笑笑,“你这些知识哪里学的?我还真不知道!”
  “嗯嗯,听人说的。”冯素莲支支吾吾的。
  窑洞里的热气散尽,扑出来的烟尘渐渐稀少。
  陶大勇和几名战士戴着口罩进去,有口罩确实好多了,不会一呼吸就烟尘四起。
  大水缸、泡菜汤一个个搬出来,一摸还热乎乎的,有的还发烫。
  在院坝摆开晾着,没多会儿全部冷却。
  陶大勇对着光,挨个检查大水缸有没有砂眼,挑出一个有砂眼的,还行,手艺没丢。
  冯素莲检查泡菜坛,点燃纸条扔坛子里,盖上盖子,灌上坛沿水,封住坛盖。
  过了一会儿,坛沿的水被扯进坛子里,就证明坛子没有砂眼,不漏气。
  白洁茹、老朱他们都有样学样检验每一个泡菜坛,有两个漏气。
  “哟,这是什么道理?”运输兵看得稀奇。
  “我也不清楚,反正买坛子时别人这么教我的!”冯素莲不好意思。
  前世买坛子学的鉴别法,真不知道是何道理。
  “这叫虹吸原理!”白洁茹开口解释。
  “纸条扔坛子里燃烧,耗光里面的氧气,若没有砂眼,就形成密闭空间。
  因为氧气耗光,里面压力变小,形成压力差,虹吸作用就将坛沿的水吸进去。
  若有砂眼,内外压力一样,坛沿水就吸不进去。”
  “啊,是这样啊!哎呀,又学到知识了!”战士们没想到简单的方法蕴藏着科学道理。
  纷纷赞道,“白同志,真有学问!”
  “这算啥,念了初中物理,你们也一样。”白洁茹好笑。
  全部检查完,陶大勇爬上车,目测车上面积,预估能装下多少。
  从山坡上薅了许多松针、枯草回来,水缸、泡菜坛装上车,中间缝隙填上松针、枯草隔离,共装了四十五个。
  “路上慢点儿,小心颠簸!”陶大勇叮嘱道。
  “带上,路上慢慢吃!”老朱包了一包热馒头,两壶开水。
  “谢了!”运输兵一踩油门,载着坛坛罐罐走了。
  “好啦,该弄咱们的啦!”冯素莲选了两个泡菜坛。
  把早上洗净晾晒的萝卜切成两半,丢进坛子里,倒入凉白开,撒上盐,盖上坛盖,灌上坛沿水。
  再把蕨根沉淀水倒了,归拢到大水缸里,有砂眼的大水缸不影响使用。
  院坝里的木桶、小盆一下收光,只剩下几个大水缸。
  两个漏气的泡菜坛也没浪费,洗干净装腌渍的野山葱、野大蒜叶。
  “嗯,这才像伙食团!”老朱叉着腰,满意道,“好啦,这下可以甩开膀子干了!”
  乱七八糟的院坝收拾、归拢后,又恢复干净整洁。
  战士们加快进度,晚上政委、团长下工回来,七八个水缸装得满满的。
  地上的蕨根所剩不多,榨过的蕨根渣堆在外面路边晾晒,晒干后可以当柴火烧,一点儿不浪费。
  晚上馒头白粥,还烙了豆渣饼,豆渣混合着腌渍过的婆婆丁,锅沿上炕的。
  豆渣饼酸辣、咸香,分量不多,一人一小个。
  “咦,咋不见豆腐菜?”唐政委问冯素莲。
  早上豆浆有剩的,小冯不是说点豆腐吗?中午不见豆腐,晚上还不见豆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