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造纸作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皇帝一下子来了兴趣,“哦,为何?”
周岁安也不瞒着他,“我今天闲着没事干,进鞋儿山玩了一下,在里面发现了制作宣纸的原材料。”
其实,除了青檀树,周岁安还发现了一大片油桐树和一小片红薯藤,她已经把一小部分油桐树和全部的红薯藤移栽进了空间里。
空间里的不仅有红薯藤,还有土豆,正好作为今年春耕的种子。
“宣纸的原材料?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皇帝也不坐着了,站起来在帐篷里来回踱步,“好,朕答应你,将鞋儿山赏赐给你。”
得到肯定的答复,周岁安放下了一半的心,“还有啊,伯伯,我想跟你借点人。”
“借人?”皇帝露出疑惑的表情。
“再过几天就开春了,我们村人手不够,我那一大片地正愁着没人干活呢,而且我想着在村里建一个造纸作坊,这样的话人就更不够了,所以想着向您借点人。”
皇帝一听造纸作坊,有些感兴趣,“造纸作坊?”
“对呀,把造出来的纸卖给京城的富贵人家,伯伯要入股吗?”
“入股?”
“就是往我的造纸作坊里投资一点钱,我们五五分账啊,只要造纸作坊在挣钱,没有的收益便有一半属于您。”
皇帝心动了,自己的小私库这几年因为旱灾,已经没剩多少了,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以,朕投资五千两,还有,你要借人,借多少?”
“有多少借多少?”周岁安狮子大开口。
“嗯?”
周岁安跟皇帝解释道:“我要借的不是手脚健全的人,而是退下来的伤兵残兵,拖家带口也可以,我能保证让他们吃饱穿暖。”
皇帝被周岁安的话震惊了,眼中带着钦佩“安安,我替那些伤兵残兵和他们的家人谢谢你。”
“不用,不过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周岁安无所谓地摆摆手。
“那就这么说定了,既然没有其他的事,我就先回去睡觉了。”
说完,周岁安正准备离开,却被皇帝叫住了,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周岁安“嗞”了一声,“有什么话就直说,婆婆妈妈的,像什么样子。”
皇帝即将说出来的话一下子被卡在了喉咙里,谁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最后还是感情战胜了理智。
“安安,你看你大皇子哥哥右臂受伤,还需要你的黑玉断续膏,来来回回的,你们俩谁也不方便,不如,让你大皇子哥哥在你家修养几日?”
“可以啊。”周岁安直接回答。
“要是你……安安,你答应了?”皇帝有些不敢置信。
“有什么不能答应的,我还挺喜欢大皇子哥哥的,等明天袁公公送我回家的时候,带着大皇子哥哥一起不就可以了。”周岁安不明白,这么一件小事,皇帝有什么可纠结的。
皇帝搓了搓手,“好,好,就按照你说的做。”
大皇子的帐篷和皇帝的皇帐离得不远,周岁安就在两个帐篷中间的一小块空地上把自己的小帐篷搭起来,躺在暖和的睡袋里,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周岁安睡到了自然醒,一出帐篷便发现袁公公已经架着马车等在一旁了,周岁安麻溜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上了马车。
大皇子已经等在马车里了,周岁安关心地看了一眼大皇子的右臂,“大皇子哥哥,你的右臂感觉怎么样了?”
大皇子露出一个浅笑,“安安的药果然好用,已经没那么肿了,而且安安,你别一直叫我大皇子哥哥,叫我安哥哥就行。”
“好,安哥哥,等到了我家,我再给你换一副药啊。”周岁安用哄小孩的语气哄着大皇子夜清安。
“好。”
周岁安到家的时候,周母和楚氏正在灶房里做饭,听到马车声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了,直到听到自己闺女的声音。
“娘,大嫂,我回来了。”
周岁安牵着大皇子下了马车,袁公公也早就闻到了灶房里传来的香味,心中暗喜,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还能蹭一顿饭吃。
周岁安回来,周母和楚氏高兴坏了,又多做了几道菜,大展身手。
一行人吃得宾主尽欢,袁公公临走前偷偷把皇帝入股的五千两交给了周岁安,又不放心地嘱咐道:“安安啊,大皇子在你家修养的消息可千万不能透露出去啊。”
安安点点头,“了解。”
周母和楚氏虽然不理解,为什么周岁安出去一趟会带回来一个少年,但是周岁安不说,她们也不多问。
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只要把正房第三间屋子用木制屏风隔了一半出来,放了一张床一个衣柜河一套桌椅,暂时让大皇子住在里面。
周岁安原本是想拍拍大皇子夜清安的肩膀的,可惜够不着,只能改为拍他的左臂,“安哥哥,你先委屈一下下,马上要春耕了,村里人忙不过来,等忙完了,我们家盖了新屋,再给你改善环境哈。”
大皇子夜清安轻柔地摸摸周岁安的头,“好。”
回到家的第一个晚上,周岁安并没有立马睡觉,而是拿了一张草纸,用炭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高性能水泥皇帝那边应该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鞋儿山上又发现了油桐树,再想想办法把钢筋搞到,修建房屋这个计划也要慢慢提上日程了。
还有杏花村的区域规划问题,房子这一个那一个,不好统一管理,还是要仔细地分好区域,自己以后可是要当校长的人,必须要规划好才行。
住宅区,农业区,商业区,工业区,教学区,活动区。
住宅区要多建造一些房屋,农业区要依山傍水,商业区最好商住两用,前面当店铺,后面和住宅区一样建成带院子的两层小木屋,工业区专门用来建造各种作坊,教学区必须处在中央线上,活动区就建在教学区旁边,地方不用很大,多搞一些娱乐器材。
周岁安在家里想得焦头烂额,而此时东河国各地,过得不如意的伤兵残兵们并不知道,一个可以改变他们窘迫生活的消息即将跨越山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