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玉器加工小基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次日一大早,李一帆、孙疙瘩、张大寡妇三人一起,到家里连续去世三个人的家中,协商购买房子的事。
  家有丧事诸事衰,一家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
  这个年代乡镇买卖房屋,不需要到任何地方办手续,交钱写个协议就完了。
  没有房契、地契,也没有一分钱的交易税!
  价格也便宜得离谱,三间门面房,后院三间仓库,三间厢房,九间房子快二百平方,在张大寡妇的沟通交流下,八百六十块钱,交换地皮和地上所有房产所有权。
  第二家是着火的哪一家,家里没有钱修建新的房屋,地皮是向生产队集体申请来的,说的政策是不允许买卖,可是,你要是买卖了,很少会捯旧账耍赖皮的。
  为了将来少一点纠纷,李一帆干脆把当地人孙疙瘩,当作房屋所有人,避免将来招惹麻烦。
  不到中午,两家的房屋达成交易意向,交钱写好买卖协议,签字按指印交易完成。
  按照规矩街坊四邻,都要参与做保当中人,中午要吃一顿饭答谢大家,李一帆依礼如仪,把请客吃饭的时间推到晚上。
  中午还有一点时间,就快速找到建筑房屋的人,烧毁的房屋地下基础不动,地上部分修建格局,和挨家的房屋布局一样,李一帆又掏出六百块钱,中原地区的工艺品加工中心,有地点、有原料、有人、有仓库、有门面,就建立建全了。
  魏张孙三个人分权,各自负责一方面,在自己不能在现场控制一切的情况下,三人分权合作也是无奈之举。长时间不能现场监管的生意,也只能靠分权和送利益维持生存了。
  中午去一家中原羊肉汤馆,一人一碗羊肉汤,每人两个火烧馍。
  羊汤馆有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架在炉灶上,锅内的水中放满了羊肉、羊杂和羊骨头。炉膛内火光熊熊,锅内奶白色的汤在“咕嘟咕嘟”地翻滚,随着热气、烟气升腾、弥漫,羊肉的香气肆意飘洒。
  铺子的门脸处都照例放一张桌子,最有看点的是那种厚约两寸的柳木面板桌子,四条腿被蹩脚木匠安装得歪歪扭扭。桌面上摆有一摞碗,中间是从锅里捞出后,被切成小块的一堆羊肉或羊杂。
  桌子上还放细釉陶瓷盆子,厚约一厘米的黄色陶瓷盆。一盆里是切碎的香菜,即芫荽,另一盆里是辣椒油。这辣椒油可有讲究,一定要割下羊肉上的羊油,放在锅内炼制,捞出油渣,再放入切碎的红辣椒,炸至香味溢出即可,盛入盆中待用。
  当你向大师傅要一碗羊肉汤,那大师傅便拿一只碗,动作麻利地往里放些羊肉或羊杂,再放适量香菜,这可以根据口味多要或少要。
  然后大师傅转身在碗内盛满奶白色的羊肉汤,再回身挖半勺羊油辣椒放入碗内,便端上了桌。
  漂浮在汤上的辣椒油渐渐化开,弥散出羊肉、香菜和辣椒油的香气。中原地区的羊肉汤绝不放粉丝、白菜之类,是真正的羊肉汤。桌子上有醋。
  醋在羊肉汤馆叫“忌讳”,喝羊肉汤要大大的“忌讳”,一口下去,酸、辣、膻俱陈,香溢满口。
  喝羊肉汤的最佳主食是烧饼。涅阳县大佛寺的烧饼叫火烧馍,硬面赶开,抹一点油、盐巴、五香粉,卷起来,性面十分钟,赶出中间薄,周边厚的火烧馍饼胚,放在鏖子上烙出硬壳,还要把起层的地方稍微整形一下看着像旋转的花儿一样,然后放进烤炉里炭火烘烤,烤得两面金黄,吃起来外酥里嫩、香味扑鼻、风味独特。携带方便耐储存,吃起来和西域烤馕的味道有三分相似!
  把刚出炉的火烧馍掰成小块,泡进滚烫的羊肉汤中,少顷即吃。那烧饼块蘸着羊肉味、香菜味、辣椒味,带着还没被汤汁泡透的酥脆,味道好极了。
  这种火烧馍有五香火烧馍、加牛肉火烧馍、加羊肉火烧馍、加猪肉火烧馍和葱花火烧馍,但是需要预定交钱定做!
  这种火烧馍,只有在涅阳县、菊潭县地区流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了,好像灵宝县的朱阳镇,有一家做糊博(音)的饭店,做的烧饼差不多有三分相似,有一点点中原火烧馍那令人难忘的味道!
  下午大佛寺的成品交易市场,已经转移到赵河西边的交易场地,李一帆跟着张大寡妇和小疙瘩两个,在当地人的领路下,开启买、买、买的大扫货模式,标准是不要抵挡品,只要是高质量的成品,见面就拿下,张大寡妇是专业杀价专员,小疙瘩是收货运输专员。
  手镯、项链、挂件、摆件、熏类、兽类、花鸟、人物、山子、片货(玉璧、玉圭、玉铛、玉玦……),要不是准备晚上摆酒,宴请房屋四邻的中人、房主、建房工头、当地村长、队长吃饭,会有更多的卖货人,卖出多年不遇的大批高质量存货。
  大佛寺之行结束了,李一帆回招待所,把放在房间内的所有货物,全部收进空间存放,找老孙头退了房子,跟着小疙瘩、张大寡妇来到上午就定好的餐馆。
  魏天赐、卖房子的两家房主、房子四邻、卖房中人、当地大队长、生产队长、老孙头、孙疙瘩,坐了满满的一桌子客人,晚上的菜品是四个这里没有的野味,一大盆麻辣狼肉,一大盆清炖大雁,一盆红烧野猪肉,一盆大马哈鱼。
  不但都是李一帆提供的原材料,还提供了烹饪手法,当地餐馆的大厨,根本没有吃过和做过大马哈鱼,只是听他师傅说过,东北黑龙江有大马哈鱼,是一种珍贵的食材,就是不知道怎么样烹饪,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制作经验!
  酒醉饭饱宾主尽欢,握手分别宾主尽兴各回各家。
  李一帆设立在中原的工艺品加工基地落子建立,面对三名帮手,在分别的时候,终于还是把先知的东西说了出来,未来可能会有十年左右的风暴时期,都要小心谨慎,生意可以暂时停止三五年。生意可以不做,钱也可以不赚,一定要千万小心,尽量保护好自己,十余年后,还会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晚饭后,李一帆辞别三人,走出大佛寺镇,到了镇南边的赵河堤坝上,夜幕低垂,万籁俱寂,沿着钊河向南走,到来没有行人的地方,李一帆放出长江750偏三轮摩托车,插上钥匙打开电门,一脚踹开发动机,上车坐好,扭动手把油门,挂档加油门,“呜……”摩托车像一根离弦飞箭一般,向正南方向行驶四公里,向东拐到312国道上,一直向东驶进涅阳县城,找到加汽油的地方,拿出自己的介绍信加满汽油,向着宛城疾驰而去。
  一个多小时后,摩托车来到百里奚路口,大路上几乎没有路灯,也没有行人,李一帆下了摩托车,看了看方向和自己的位置,收起摩托车,向着宛城市内慢慢走去。
  今天,在大佛寺大肆扫货,大批买进的影响太大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快速离开有可能产生危险的区域,是趋吉避凶的一个最佳选择!
  向东步行三百米左右,就快到宛城汽车站附近了,宛城的夜晚,在夜幕遮掩下的宛城汽车站附近的街道,最好不要单人夜行,还是快速寻找一个合适居住的招待所,尽快办理入住手续,洗漱完了,早早关好房门休息最好!
  明天早上,有五点半发往亳州的第一班公交车。
  四百公里外的徽省亳州,在四大中药集散地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离开燕京的时候,距离安国中药市场很近了,李一帆考虑很久,最后还是没有打消了到安国中药市场去的打算。
  安国是汉高祖刘邦取“安邦定国”之意,为安国定名,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始置安国县,宋景德元年(1004年)祁州治所迁至此,故安国古称“祁州”。
  安国市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文化发祥地,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
  许昌附近的禹州,也是四大中药集散地,禹州药材交易会自春秋战国开始,禹州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公元1264年“禹州已经成为药材汇集之区,填满街市,故农家深山大壑,采药者往来不绝”。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地药商,在禹州集结,开始形成全国性的中药材集散地。
  传说唐朝药王孙思邈,曾长期游居禹州,行医采药、着书立说,孙思邈去世后,禹州人民在西关购地建“药王阁”永久纪念。禹州的中药文化自此开始繁荣。
  但是,李一帆最后决定不再去安国、禹州和江西漳州,只到安徽亳州,看看中药行情,购买交易一批中药材后,立即赶往广州羊城去,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是“四大药都之首”。
  亳州自商汤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汉代着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由于一代名医的影响,带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亳州就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
  不难看出到清末亳州的药市已很繁荣。
  亳州的中药材种植亦是比较广泛的,清代文学家刘开有诗云:“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可见,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医药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以种植中草药为主,药业的发展,促进了药材业的发展。
  亳州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这也是李一帆要到亳州一行的原因。
  明天的目标,安徽亳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