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石佛寺镇玉市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石佛寺位于镇平县城西北六公里处。距三一二国道三公里,赵河南北穿镇而过,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原地区的普通小镇。
  但是,这里有买全国卖全国的珠宝、玉器、青铜器的原材料和产品的经销商。
  从很早以前,这里就已经有辽宁的岫玉、新疆和田的和田玉、湖北大竹县的绿松石、云南腾冲、瑞丽来的翡翠原石、四川大凉山的南红玛瑙、甘肃迭部的南红玛瑙、昌化鸡血石,福建寿山的寿山石原石材料和雕刻艺术品在经营销售。
  自然也就会有新疆的烤馕、抓饭、羊肉串,云南的米粉和汽锅鸡,兰州拉面、浙江的西湖醋鱼、东坡肉,广东的白切鸡、脆皮烧鹅、梅菜扣肉,宛城的牛肉汤更是少不了的。
  这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原小乡镇,却做起来买全国卖全国的大生意!
  七十年代开始,这里就出现西藏、新疆、蒙古甚至南韩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商人,在销售和收购这里的商品。
  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早市和晚市制度。
  每天早上第一缕阳光照耀着大地,这里的早市已经摆好开始经营了,他们许多都是天不亮就要来摆摊卖货,不到中午就回家了。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以前,都是手工制作商品,晚上是要加工制作商品的时间,早上趁早拿来销售,买回去原材料下午和晚上都要回家加工制作的。
  外地来石佛寺采购商品的人,也都是很远走来晚上住在这里第二天早上不明就起身,抓紧时间采购,中午就要坐车回家。
  这就形成了早市习惯。
  晚市就是为附近制作商品的人,早上从家里出门,中午十点左右才到,外地来的人早上没有来到这里的客商中午到了,找一块地方,销售和采购商品,这就需要了晚市。
  最得利的是当地人,因为有了早市和晚市,多一倍的房租和地皮收入,你在地下放一块布,摆放几块石头和玉石作品,不管你卖出去卖不出去,一笔摊位钱你肯定要交给人家的。
  经商还是需要脑袋大的人才来做。脑容量足呀!
  当然还有当地的人经商,就需要一天换两个地点,早上是在赵河东边的一个名字叫垃圾窝的地方,摆摊买卖商品,十点以后,都赶紧收拾东西到赵河西边,又一个商场摆摊卖货。
  而且,以经多年就是这样的规矩,中午就是分界线,十点以前,河西一个商人都没有,买卖都没有人来,十点以后,河东垃圾窝就一个人都没有了,都去河西了。
  这就是把经商的生意经,玩到骨头缝里的经典经商案例,是中原涅阳石佛寺人的真实商业故事!
  李一帆昨晚九点左右,就在石佛寺招待所住下了,三轮摩托车已经存入空间,当晚招待所的值班人员,热情地询问是来卖货还是买东西?详细介绍了当地的习惯做法,避免耽误住宿客人的买卖。
  李一帆就把自己租的房子包下来三天,准备好好逛一下这个奇葩的石佛寺!
  这里的商品的品种、商品价格、商人的精明、商人的多少,都让东北来的李一帆大开眼界。
  李一帆来这里的目标是和田玉和翡翠。
  千字文中就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的句子,昆仑山北麓的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里,就是出产和田籽玉的地方!
  和田玉自古出产在遥远的昆仑山下,哪里偏僻荒凉到处都是荒凉的沙漠,就没有打算到和田哪里去,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在石佛寺这里,就能遇到好多卖和田玉的维族商人,交流不是很顺畅,总是鸡同鸭讲,看来国家普及普通话制度,是非常好的政策。
  卖翡翠的人都是云南人和广东人,也是需要比划一番才能做成买卖。
  没有办法,只好回招待所,找招待所的值班人员老孙头,让他帮忙找一个这里熟悉的人,帮着介绍和买卖东西,这下老孙头心花怒放,昨天就有这样的打算,不料想以为没有机会赚钱了呢,竟然有财运要来赶不走的好事。
  这不,赚一点小钱的机会来了。
  老孙头赶紧出门左转,一会儿,领着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儿回来了!
  男孩自称姓孙,名字叫小疙瘩,没有大名字,上边有两个哥哥,他是老三,生他的时候难产,妈妈死了,很短时间里爹又娶一个新老婆,新老婆又带来两个孩子,小老三小疙瘩成了有爹有妈有哥有姐,却没有人搭理的小可怜孩子了。
  还好小疙瘩人机灵,找到老孙头,愿意分一半收入让老孙头介绍帮忙带路的活儿,而且这里的规矩,帮忙的算是导游也好导购也罢,买卖做成,不论生意赚多赚少,都会事后给带路的人一笔好处。
  这也是这里的行业规矩。
  李一帆得到孙疙瘩的领路,很快找到石佛寺最大的一家和田玉经销商,经销商是维族人,名字叫阿不都瓦里,新疆和田县人,今年三十九岁,一脸的大胡子,还不愿意修剪,李一帆以为他有五十九岁,可能是他们喜欢吃羊肉的原因吧,手臂上小腿上脖子里,都是密密麻麻的汗毛,身上还有一点点的异味!
  阿卜杜瓦力说道:“阿达西,艾克斯迈塞斯。”然后右手伸开,捂在自己的左胸口,三十度弯腰,原来这是他们维族人的见面礼节!
  阿卜杜瓦力的摊位的货物,早就收回来了,现在的和田玉都包起来,放在一个大铁皮箱子里。
  穿着民族服装的老婆包着头巾,高鼻深目脸庞立体,有一种非常好看的异域风情的美感。在照看着他们三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在一个铺着地毯的地方,好像罗汉床一样,自顾自己的玩闹着。
  李一帆拿出带来的岫玉、玛瑙、鸡血石比划着互相交换,阿卜杜瓦力一直在摇脑袋。
  李一帆掏出来金条和银首饰,阿不都瓦里一眼就看中银首饰了,反而对黄金兴趣不大。
  最后,李一帆挑挑拣拣,把阿卜杜瓦力的箱子里,一多半的石头都带走了,还比划着要更多的籽料和田玉,大块的山流水石料不很喜欢。
  今天两人都做了一大笔交易,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阿卜杜瓦力在李一帆还没有走,就把一大捧花里胡哨的金银首饰,都送给自己的老婆,把看孩子的老婆惊喜的瞪眼张嘴,一副难以想象的惊喜砸到头上,还是被直接砸得晕晕乎乎,半梦半醉半醒的那种感觉!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
  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国家技术监督局定义,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奖牌的金镶玉也是和田玉材料。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就有了详细的记载,如“六瑞“的使用规定为: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些规范是以玉器的形制,和尺寸来区分的,镇圭最大,桓圭次之,信圭再次之地位最低的男爵,则用具有蒲纹的璧形玉器。秦以后,玉玺成了君权的象征。
  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代。
  玉玺如此,玉带也有级别规定,唐代就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带的制度。《新唐书·车服志》中记载了“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挎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挎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挎十一”。
  可见,从原始社会末期至清代,某些玉器一直是作为,政治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器物。
  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
  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
  自古历朝历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杨贵妃含玉镇暑,宋徽宗嗜玉成癖,玉为枕而脑聪,古代皇帝就喜欢用玉做枕头,中国古代长寿的皇帝,都久用玉枕。
  古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唐本草》《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均称和田玉可“滋阴气、壮肾阳、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
  经常有人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比喻某人高尚的情操和凛然气节。
  中华民族对玉的偏爱、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都加以利用。玉的道德和人格化,广泛被民众所接受,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到这里的书友,要是猛然产生共鸣,想得到一件和田玉作品,那我就要好好说说和田玉了,和田玉并不是和田的玉,因为和田玉从零八年开始,价格像孙猴子的跟头云一样,翻着翻的上涨,结果是和田玉身价飞涨、一石难求。
  当地和田县朗如乡、昆仑山上黑山子乡的玉矿,现在都被填埋封闭了,产生和田玉籽料的玉龙喀什河道,五一以后十一以前都是洪水滔滔,下不去河,其余七个月内,二百里长一公里宽的河道,到处都是翻找和田玉的寻玉人。
  现在市场上的玉石,大多来自且末、民丰、若羌、格尔木南边的昆仑山上。
  更多的外国和田玉,来自巴基斯坦、韩国、阿富汗。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最多、质量最好的和田玉,其实,都来自我们北方的大鹅,原来还是我们自己的领土,现在给大俄霸占去了
  在那里,在贝加尔湖西岸大森林里,找到了质量很好的玉石矿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