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怀疑的种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安顿好了莫小米后,苏辰回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挑出了一块温润细腻的玉佩,作为给张教授的礼物。
他轻轻摩挲着玉佩,随后,苏辰整理了一下衣衫,拿起玉佩和照片,离开了公司,驱车前往张教授的住所。
张教授住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别墅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
苏辰按照地址找到了张教授的别墅,停好车后,按响了门铃。
不一会儿,一位穿着整洁的保姆走了过来,打开门一看是苏辰,立刻露出了笑容:“您是苏辰先生吧?张教授提前跟我叮嘱过了,说您今天会来。请进,请进!”
苏辰微笑着点了点头,跟着保姆走进了别墅。
保姆将他引到书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而入。
“张教授,苏辰先生来了。”保姆恭敬地说道。
张教授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书,听到保姆的话,抬头一看,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哦,是苏辰啊,快请进!”
苏辰走进书房,只见书房内布置得简约而不失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古董,透露出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张教授,您好!”苏辰走上前,恭敬地打招呼。
张教授站起身,热情地伸出手:“苏辰啊,久仰大名了。快请坐!”
苏辰微笑着点头致谢,将手中的玉佩递了过去:“张教授,这是我带来的一点小礼物,请您笑纳。”
张教授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番,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玉!温润细腻,光泽自然,看来苏辰你也是个懂行的人啊。”
苏辰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之前在云顶拍卖行拍摄的瓷瓶照片,递给了张教授:“张教授,我这次来,其实是想请您帮我看看这件东西。”
张教授接过照片,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这件瓷瓶……不简单啊!”
苏辰闻言,心中一动,连忙问道:“张教授,您能看出这件瓷瓶的来历吗?”
张教授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从照片上看,这件瓷瓶的釉色、图案和工艺都极为精湛,绝非寻常之物。而且,它的造型和风格,让我想起了明朝时期的一种官窑瓷器。”
苏辰心中一惊,没想到张教授一眼就看出了这件瓷瓶的年代和风格。
他连忙追问道:“张教授,那您觉得这件瓷瓶的价值如何?”
张教授微微一笑,从一旁的保险柜里取出了一件小瓷瓶,递给苏辰:“你看这件瓷瓶,和我刚才说的那件,是不是有些相似?”
苏辰接过小瓷瓶,仔细端详起来。
他发现,这件小瓷瓶的釉色、图案和风格,确实与自己手中的照片上的瓷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这两件瓷器,难道是一样的出处?”苏辰惊讶地问道。
张教授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没错,这两件瓷器,应该是出自同一批次的官窑作品。而且,从它们的工艺和品质来看,绝对是当时的精品。”
苏辰思忖了一会儿,再度仔细看着每一处细节,他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了瓷瓶的一处釉色上,眉头微微皱起。
“张教授,虽然这件瓷瓶整体看起来没有问题,但这个地方,我觉得釉色有些不太对劲。”苏辰指着瓷瓶的那一处,认真地说道。
张教授闻言,也凑近仔细看了看,但随即摇了摇头:“苏辰啊,你这可能是想多了。这里的釉色变化,其实是明朝官窑瓷器的一种常见特征,属于自然形成的现象,并非瑕疵。”
苏辰沉吟片刻,还是有些疑惑:“可是,我总觉得这里有些不自然,像是人为做旧的痕迹。”
张教授闻言,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苏辰,你可能是对明朝官窑瓷器还不够了解。这种釉色变化,是鉴定真品的重要依据之一。我敢肯定,这件瓷瓶绝对是真品。”
苏辰见张教授如此肯定,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就否定专家的意见。
他迟疑了一下,问道:“张教授,那您觉得,是否存在一种手法,能够完美地造假,让人难以分辨真伪?”
张教授闻言,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苏辰,你的问题很有意思。确实,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高明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但要说能够完美造假,让人无法分辨,那是不可能的。”
“每一件古董,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工艺痕迹,只要仔细辨别,总能发现端倪。”他认真道。
苏辰点了点头,但心中还是有所保留:“张教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有时候,一些极其高明的造假手段,确实能够蒙蔽很多鉴定师的眼睛。”
张教授闻言,眉头微皱,再次拿起小瓷瓶仔细研究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苏辰,你的怀疑精神值得表扬,但在鉴定古董时,我们还是要以事实为依据。这件瓷瓶,我经过多次鉴定,确认它是真品无疑。”
苏辰见张教授如此坚持,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他笑了笑,说道:“张教授,您说得对。可能是我太过谨慎了。既然您如此肯定,那我相信这件瓷瓶是真品。今天打扰您了,我先告辞了。”
说着,苏辰站起身来,向张教授告辞。
张教授也站起身,送他到门口,两人握手告别。
张教授站在门口,目送苏辰的背影逐渐远去,心中却泛起了波澜。
他回到书房,重新坐回书桌前,目光再次落在了那件小瓷瓶上。
“难道我真的看走眼了?”张教授喃喃自语。
以自己在古玩鉴定领域的造诣,多年来从未失手过。
但今天苏辰的质疑,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件瓷瓶。
张教授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书柜前,翻找了一会儿,拿出了一个放大镜。
他重新坐回书桌前,拿起小瓷瓶,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处细节,试图确认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