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分配兵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诸位,和秦军血战到底!\"一位将领怒吼着。
然而反抗是徒劳的,在接到指令后,秦军再次行动。
不久,所有达到地境二层以上的战士均已阵亡,无论是夏皇的部下还是三位侯爵的属下,无人逃脱,全部陨落,天地之间恢复了宁静。
\"穆将军,贵部负责清理战场;岳将军,贵部负责将那些无修为及已投降的人境士兵聚集,同时将地境一层的士兵集合。\"蒙恬下令。
蒙恬的话音刚落,穆将军的部队便开始清理战场,死去的大秦战士们易于辨认,他们身着黑色铠甲。
而岳飞的军队则开始组织投降士兵,分成两个方阵。
他们的实力一目了然,容易区分,人群陆续进入各自的方阵中。
一个时辰之后,战场清理工作告竣,归降的士兵们也已经整队完毕。
他们的面容上写满了恐惧,担心会被无情地处决,许多人都在不由自主地颤抖。
岳飞凌空而立,俯视这群人,心中不禁感叹人数众多,一眼望去,至少有八十六万之众,伤亡并不算多。
“不必恐慌,秦军对待俘虏宽厚,不会妄加杀戮,我们的政策相当优渥。凡愿意加入秦军者,每人可获十枚金币,并且有机会变得和我们一样强大。你们看那些士兵,他们曾经和你们一样平凡,但现在他们的力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听到这些话,投降的士兵们稍微放宽了心,但内心依旧紧绷,更多的是带着好奇,然而没有人敢出声提问。
岳飞不再多言,他知道信任的建立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在他们当前这种惊慌的状态下。
就在此时,蒙恬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岳飞身旁不远处。
“有多少人达到了地境一层的修为?”
岳飞道:“并不多,尚不足一万。”
“这一万人归你指挥,你再去选拔二十三万兵马,以凑齐三十万大军。”蒙恬道。
岳飞道:“感谢上将军。”
岳飞转向那些归降的士兵:“上将军的命令你们都听见了,愿意跟随本将的,请站出来,我们将组建一个新的阵型。”
随着岳飞的话音落下,不少归降的士兵开始移动,走向新阵型的集结点,人潮逐渐增多。
此时,穆将军也出现在现场,“上将军,我们损失了一百多人,还有数百人受伤。”
“我已知晓,将牺牲者的遗体带回大秦,妥善保管,不得有失。”蒙恬道。
穆将军道:“末将遵命。”
\"既然你已至此,便去选拔兵马,务必凑齐三十万雄师。\"蒙恬道。
穆将军闻言喜出望外,毕恭毕敬地回应:\"感谢上将军恩准。\"
他一直为自己的军队规模只有两万而苦恼,这与他的将官身份极不相称。
身为征北将军,这样的阵容实在不够看。如今有了上将军的支持,他自然是欣喜若狂。
\"愿追随本将者,速至一旁列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降兵们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得一紧,担心这是否意味着被淘汰的士兵将面临杀身之祸,吓得他们迅速重新整队,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岳飞的部队。
岳飞见状,不禁为之愕然,这手段确实高明。
\"卫青将军,速速前来。\"蒙恬道。
在关隘之上,卫青听到召唤后稍显困惑,但随即迅速赶到蒙恬身旁,尊敬地询问:\"上将军有何指示?\"
他心中充满好奇,因为他的军队此刻无一人在此,都在神道戒中修炼。
\"你的麾下是否拥有十五万雄师?\"蒙恬询问。
卫青道:\"回上将军,确实如此。\"
\"那么,去选拔你的精锐,再给你十五万兵力,以凑成三十万之众。\"蒙恬道。
卫青道:\"感谢上将军。\"
紧接着,一场选拔降兵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蒙恬却只是静静地旁观,不动声色。
选拔很快结束,蒙恬指示:\"三位将军,现在你们可以带领各自的部队返回,但不得返回桂城,直接在丰城外扎营,准备构建新的军事基地。\"
岳飞等三人齐声道:\"遵命。\"
随后,十八艘飞船在萧关大地上空显现,降兵和秦军的士兵纷纷登上飞船。
不久,飞船升空,迅速从蒙恬的视野中消失。
蒙恬审视着剩余的约二十九万降军,他们心中不禁有些惶恐,不知是否将要面临死亡的命运。
\"从今往后,尔等均随本将征战,可有何异议?\"
归降的兵士齐声道:“毫无异议,毫无异议。”
蒙恬目光扫向阳城方位,嘴角勾起一丝笑意,“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萧关将享太平。”
不久,六艘飞船升空,迅速划过天际,消失无踪,只留下五万雄师在萧关驻守。
与此同时,南城一座大殿内。
南伯侯焦虑不安,面色略显苍白,昨日的伤势尚未痊愈,他正在焦急地等待消息。
不久,他的传讯牌光芒闪烁,他身体一震。
“萧关战况如何?”南伯侯急切地问道。
校尉道:“南伯侯,情况危急,攻打萧关的九十万大军已全军覆没,所有将领尽数阵亡,不仅是将领,连校尉们也无一幸存,那些支援的志士也全部捐躯。”他的声音带着颤抖。
“怎会如此,战斗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结束,夏皇的将军和三位侯爷的六位大将都战死了?”南伯侯难以置信地追问。
校尉道:“确实都战死了,无一幸免,我探测到秦军至少有七万名地境二层的高手,是否还有更多,不得而知。”
“七万?”南伯侯震惊,上次仅有两万,如今竟增至七万。
校尉道:“我该如何行动?”
“秦军未对阳城发起攻击?”南伯侯道。
校尉道:“没有,我察觉到他们已经撤退,原因不明。”
“明白了,你继续驻守阳城,有新消息立即通知本侯。”南伯侯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