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知青男配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寒清,你想什么呢,怎么还不下车,我们到站了,一会还得转两趟车才能抵达我们参与建设的村子。”
说话的是章兴国,人如其名,他对上山下乡充满了激情与期盼,与原主被家人强逼着来的完全不一样。
说起原主,李寒清有些唏嘘,果真是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原主今年才十四,这上山下乡的名额,本该是后娘刘美林带来的那个继兄李勇的。
舍不得自己儿子吃苦的刘美林,说通了原主父亲李胜利,逼着原主答应了代替继兄李勇,下乡前往松石村。
刚刚光顾着消化炸裂的世界剧情去了,李寒清边拎着自己的小包裹边同章兴国前往换车,脑子也没闲着,抓紧时间融合原主遗存的所有记忆。
这个世界,原主的心愿还很简单,就只是要求任务者完成他回城的心愿就行。
对于偏心的父亲,心怀恶意的后娘,以及那位暗搓搓排挤人的继兄,原主只想以后跟他们不要有太多牵扯,互不干扰就行,也没想着回去打脸他们。
原主的这些要求,在李寒清看来很简单,很容易就能完成。
不说别的,就后面回城这一大多数知青眼中的难题,熟知剧情的李寒清,完全可以通过高考达到目的。
以他现在的精神力以及灵魂厚度,学习各种知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再者,开放高考的第一年,考试内容不会很复杂,只是书上的一些知识点,虽说还不能过目不忘,却也达到了一目十行的境界。
对于原主希望跟家人互不干扰的要求,李寒清从善如流,表示自己完全能做到。
得知可以不跟原主家人打交道,李寒清心里是高兴的,这意味着他不用再在他们面前伪装自己,可以完完全全暴露自己本性。
做人做事,更不用去顾虑他们的感受,全凭自己心意来就行。
只这个,李寒清就不觉得这个任务世界的世界剧情混乱了,管它有几个主角,当下他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其他的再见机行事。
“几位是到我们松石村的知青吧?我是松石村的村长,后面的路不好走,怕你们找不到地方,书记让我来接你们一程。”
下了颠簸的拖拉机后,李寒清一行人站在镇子外面的黄土大道边,全都一脸犯难,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前往松石村。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松石村村长姚松泽赶着骡车出现在了马路边,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因为队伍里还有几位女生的缘故,像李寒清章兴国他们这些体力还充沛的男生,便没有坐车前往松石村,而是将位置尽可能的让给几位女同志。
当然,也不是李寒清他们想着要怜香惜玉,而是这个年代,稍有不慎就会被判流氓罪,李寒清不想自找麻烦,其他几个男知青同样也不想。
“咱们松石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由人跟家畜踩出来歪曲的山道通往外面,条件要比附近其他村子艰苦些。”村长姚松泽一边赶着骡车一边向李寒清他们这些小年轻介绍自己村子的情况。
章兴国听了村长的这番话,更来劲了,道:“村长你放心,有我们一起帮忙建设,村子里的条件会慢慢好起来的。”
“希望如此吧,天快要黑了,我们还得赶两三个小时的路才能抵达村子,你们几个男同志,可还能坚持得住?”
当得知还有两三个小时才能抵达村子后,章兴国人立马蔫巴了,不再继续同村长说起自己理想。
这也难怪,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又被汽车以及拖拉机颠簸了好几个小时,人已经累得不行了,最后还得用双脚走到目的地,再年轻力壮,也有点扛不住。
原主这具身体小时候营养比较好,哪怕后来受后娘刘美林的些许磋磨,也没伤根本。
李寒清穿来后,瀚海剑经忘情天书自动运转,不用他特意去修炼,一路上勉强也能跟上村长的骡车,就是脚底板不可避免的被磨出来几个水泡,走路时脚很不舒服。
还好,转正后李寒清成功激活了系统商城,等到了村子安顿下来后,李寒清大可花点积分,购买些伤药涂抹,以免大热天的伤口发炎。
其实,在这个世界能修炼一事,让李寒清很是诧异,毕竟这可是现代社会,不是他以往所在的末世以及古代背景。
想到世界剧情里后期还有厉鬼以及修行者上场,李寒清立马就释然了,存在即合理,纠结无用,把这个世界当做一个平行时空,一切都顺其自然。
不知男知青们走累了快要坚持不下去,就连坐在骡车上的女知青们,屁股也被颠簸得发麻,快要不行了。
此时,村长姚松泽甩了甩手上赶车的鞭绳,指着前方出现的零星几座房屋,开口道:“看到前面的房屋没,那就是我们松石村位于村口的房子,大伙加把劲,我们很快就能休息了。”
姚松泽年过五十,已经当了快数十年村长的他,自然知道身后这群小年轻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在能肉眼看到村子后,立马开口鼓劲。
李寒清目测了一下,以他们当前的速度,还得二十多分钟才能进村,到那时,只怕他们这批知青个个都得累得瘫倒在地,完全没力气收拾自己。
“同志们,听到村长说的没,咱们再坚持一下就到了村里,到时候就能好好休息。”章兴国自己累得不行,还不忘接村长姚松泽的话茬,帮忙安抚众人。
这话到底还是管用了,在太阳彻底下山之前,一行人终于跟着村长进了村,见着村里大部分都是泥土坯的房子,城里来的知青们,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李寒清在古代背景的农村里待过,那时村里的条件还不如现在这个松石村呢,起码他看到村里有不少人家盖起了红砖瓦房,说明这个村的条件,并没有村长姚松泽说的那么差。
下乡的知青,统一被安排在了村尾靠近山脚的位置,由于山上经常有野猪下山觅食,村民们渐渐都搬离了那里,将房子往村口位置扩建。
倒是便宜了李寒清他们这些知青,因着村里废弃的空屋子比较多,虽然住宿条件仍然不行,但不用挤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