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师生同盼校焕新,幸得村援燃盼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乡村校事挂心间,众志筹谋为稚颜。
  幸得村援燃盼火,繁星满院梦将圆。
  次日清晨清晨总是带着一种质朴而宁静的气息。阳光努力地透过那有些陈旧、打着补丁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洒进来,暖暖地照在李秀和张山的脸上,仿佛在轻柔地唤醒这对勤劳的夫妻。
  李秀缓缓睁开双眼,意识还在朦胧间,可当目光触及身旁仍在熟睡的张山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饱含爱意与温柔的笑意。她轻手轻脚地挪开张山搭在自己身上的手臂,动作极为小心,就怕弄出一点声响惊扰了他。随后,李秀轻轻坐起身,伸了个懒腰,简单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头发,趿拉着那双纳了好几层底、已经有些破旧的布鞋,走向屋子一角的水盆旁开始洗漱。清凉的井水打在脸上,让她瞬间清醒了不少,而心里立刻就惦记起等会儿要和其他老师们商量学校条件改善的事儿,这事儿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一直压在她心头,却也是她满心期待想要去努力改变的。
  没一会儿,张山也在那越来越亮堂的晨光中悠悠转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下意识地往旁边摸了摸,发现李秀不在床上,侧耳一听,传来的洗漱声让他明白李秀已经起身了。张山赶忙坐直身子,迅速地穿衣、套裤,简单洗漱过后,便和李秀一同来到了厨房。
  厨房里,李秀婆婆早已在灶前忙碌着,灶膛里的火噼里啪啦地烧着,映得婆婆满是皱纹的脸红彤彤的。锅里熬着的米粥正咕噜咕噜地翻滚着,散发着阵阵粮食的香气。公公在一旁帮忙往灶膛里添着柴火,还时不时地叮嘱两句:“多熬会儿,熬稠点儿,孩子们吃了才经得住饿呢。”
  大宝和二宝也已经起床了,正围着婆婆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大宝手里还拿着一本翻得有些破旧的小人书,嘴里念叨着书里的故事。妞妞则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忙碌。一家人简单却温馨地吃完早饭,李秀便准备往学校走去。
  走之前,婆婆拉着李秀的手,关切地说:“秀儿啊,学校的事儿操心归操心,可也别太累着自个儿了,家里有我和你爹呢,你就安心去忙。”李秀笑着点点头,又摸了摸几个孩子的头,嘱咐他们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这才出门往学校赶去。
  沿着村里那有些坑洼不平的土路,李秀来到了学校。这所乡村学校不大,几间瓦房就是孩子们上课的地方,墙壁上的白灰掉了不少,露出里面斑驳的砖头。
  不多会儿,张月娟、林晓峰,还有张龙、李大爷这几位老师也都陆续到了。大家碰面后,彼此热情地打着招呼,互相询问着家里的情况,虽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但那份同事间的情谊却在这艰苦的岁月里显得格外深厚。
  待众人进了那间简陋的办公室,李秀清了清嗓子,把昨天张山提议的办法跟大家详细地说了一遍。张月娟老师听后,先是推了推那副镜片有些磨损的眼镜,然后赞同地点点头说:“秀啊,我觉得这办法行嘞,咱学校现在确实困难重重,是得好好合计合计,想些法子改善改善条件咯。”
  林晓峰老师也附和着,一边皱着眉头,一边说道:“可不是嘛,就说咱那教室里的桌椅吧,好些个都摇摇晃晃的,孩子们坐着写字都不稳当,我刚大概数了下,起码得缺个二三十套嘞,这可得记下来,跟村长好好说道说道。”说着,他拿起桌上那支笔尖都磨得有些粗了的钢笔,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记录起来。
  张龙老师则满脸担忧地说:“还有啊,冬天眼瞅着还孩子们冻的可怜,咱这教室里连个像样的取暖设备都没有,往年一到冬天,孩子们的手脚都生冻疮了,看着怪心疼的呀,这火炉的事儿得抓紧解决嘞。”
  李大爷吧嗒吧嗒地抽了口旱烟,缓缓吐出一口烟圈后,慢悠悠地开了口:“教材也该换换咯,咱现在用的这些,好些内容都跟不上时代喽,孩子们学的知识可不能落后呀,这都是关乎咱村里娃子们未来的大事嘞。”
  老师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每个人都把自己平日里观察到的、揪心的问题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回荡着大家为了学校、为了孩子们操心的话语,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透着一股坚定,都盼着能让学校的情况好起来。一上午的时间就在这充满希望又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过去了,大家看着整理好的那份详细清单,相视一笑,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决定下午就去找村长好好说道说道这事。
  与此同时,张山扛着那修理好的锄头和镰刀来到了地里。彼时的田间,一片繁忙景象,社员们都在各自的田埂上忙碌着,吆喝声、农具与土地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田园交响曲。
  张山站在地头,望着眼前这片承载着一家人希望的土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熟练地抡起锄头开始劳作。那经过他昨晚精心修理的锄头,今天用起来格外顺手,一锄头下去,便深深地扎进土里,再轻轻一撬,一个深坑就翻了出来,带着泥土特有的醇厚气息,那是大地对勤劳的人们最质朴的回馈。
  歇了一会儿后,张山又拿起镰刀,朝着田埂边的杂草挥去。阳光下,镰刀反射出的寒光一闪一闪的,随着他手臂有节奏的挥动,杂草便齐刷刷地倒下,像是听话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一旁。旁边一起劳作的老乡见了,打趣道:“张山呐,你这干活的劲头可真足嘞,怕是想着多挣工分,好给家里婆姨孩子多扯几尺布做新衣裳吧,哈哈!”张山听了,只是憨厚地笑笑,露出那因长期劳作而略显发黄的牙齿,回应道:“可不嘛,家里娃子们都在长个儿呢,得多挣点工分,让他们过得好点儿呀。”说着,手上的动作又加快了几分,心里想着只要自己多辛苦些,家里的日子就能宽裕一点,也能让李秀在操心学校事儿的时候少些后顾之忧。
  下午,李秀、张月娟、林晓峰、张龙和李大爷这几位老师,怀揣着那份写满学校困难与期望的清单,一同往村长家走去。
  村长家的小院在村子里算是比较热闹的地方,这会儿,几只芦花鸡正在院子里啄食着地上的玉米粒,时不时地咯咯叫几声。村长正坐在堂屋门口,抽着旱烟,和几个村里的长辈商量着村里的事儿呢,看到老师们来了,赶忙起身迎了上去,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坐。
  待众人坐定,还没等村长开口问,李秀便作为代表先开了口,她的声音里透着焦急与期待:“村长啊,您也知道咱学校的情况,现在真是困难得很呐,孩子们上课的桌椅破的破、坏的坏,教室里冬天冷得像冰窖,教材也陈旧得很,咱这可都是为了村里娃子们的将来着想呀,您看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嘞?”
  张月娟老师也赶忙接着说:“是啊,村长,咱们这几位老师心里都急得很,可光靠咱们自己的力量实在是有限呐,还得靠村里一起想办法呀。”
  村长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老师们的讲述,眉头越皱越紧,脸上满是忧虑的神色。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旱烟,沉思片刻后,缓缓地说道:“咱村的情况大家都清楚,确实不富裕,但孩子们的教育那是大事儿啊,绝不能耽搁咯。这样吧,我这两天去镇上跑跑,找找公社的领导,看看能不能申请点物资下来,咱村里也再组织组织,每家每户凑凑钱、出出力,能解决一点是一点嘛。”
  老师们听了村长的话,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仿佛落了地,纷纷站起身来,向村长表达着感激之情,那真挚的话语就像这冬日里的暖阳,让整个屋子都暖和了起来。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了一片橙红色,给整个村庄都披上了一层温暖而柔和的纱衣。李秀怀揣着满心的欢喜,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去。一路上,她看着村子里熟悉的景象,觉得今天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仿佛看到了学校未来充满希望的样子。
  刚进家门,就看到婆婆正在院子里喂鸡,公公在一旁整理着农具,大宝和二宝在角落里玩着弹弓,妞妞则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个拨浪鼓,摇得正欢呢。张山也从地里回来了,正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歇脚,看到李秀回来,便迎了上去。
  李秀难掩兴奋之情,一把拉住张山的手,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藏着星星一般,激动地把村长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山。张山听后,也高兴极了,那原本因为劳作而略显疲惫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大声地对院子里的一家人说道:“爹、娘,村长答应帮忙了,咱学校的条件有盼头了呀!”
  一家人听了,都围了过来,脸上满是喜悦之色。婆婆笑着说:“这可是大好事儿啊,咱村里的娃子们有福咯。”公公也在一旁点头赞同,嘴里念叨着:“是啊,是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啥困难是过不去的。”
  当晚,月色如水,洒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小院里。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抬头仰望着那满天繁星闪烁的夜空,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李秀抱着妞妞,微闭着双眼,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学校焕然一新的模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摆放着崭新的桌椅,孩子们坐在温暖的火炉旁,手捧着崭新的教材,正认真地读书学习,那清脆的读书声仿佛在耳边回荡。张山则看着李秀和孩子们,嘴角挂着笑意,他想着,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再加上大家一起为了生活努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孩子们也能有个好前程。
  大家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静谧而美好的夜晚,任由那美好的憧憬在心中蔓延生长,仿佛已经触手可及那充满希望的未来,而这个小及的家,也在这充满爱与期待的氛围中,愈发显得温馨而珍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