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批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对台下的人来说,这才是他们真正想听的,习惯于李和的插科打诨,偶尔他一本正经起来,没几个人能适应,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
  比起穷这个弱点来,丑简直不值一提,五十块的人民币设计的再好看,也没有一百块的招人喜欢。
  说起来不怕你们笑话,我有恋钱癖。
  有钱才知道有钱的好,我曾经没钱的时候只知道没钱的不好。
  悲剧分为两种,一种叫悲剧,一种叫没钱。
  观察许多遍,你就会发现,我们大家所有的愤怒,基本上都源自于没钱。
  如果一个男人,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娱乐,可能不是因为他品行高尚,而是因为他真的没钱了。
  每次觉得自己混得还行的时候,就背起书包四处走走,压压马路,就什么都清醒了。
  我刚首都那会,雨天,我走在路上,一辆二八杠从我面前飞过,溅得我一身水,我心里暗暗地发誓,等我有钱了……”
  李和端起茶壶,抿一口茶。
  他说一句,台下的人就哄笑一下,总算有这次演讲没白来的感觉。
  当李和停下来的时候,台下的人不再发笑,凝神静气的侧耳倾听,大土豪的发家史是要听一听的,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是富豪的,你看看,人家因为受了侮辱,有了动力,发下宏愿,有大志向,才有今天的成就!
  想想都励志!
  自己是怎么都要学习一下的!
  有不少人都在猜测,李和当时发了什么誓言?
  难道是发誓也要买一辆二八杠?
  不能?
  也许人家立志买汽车呢?
  “我就发誓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雨衣!”李和接着道,“不过好在这个愿望现在实现了。”
  “啊!”
  “哈哈...”
  哎呀!
  我的老腰!
  许多人被这神一样的转折闪到腰!
  只想说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永远猜不到故事的结尾!
  不按套路出牌啊!
  “有人说了,学校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你姓李的,居然在这里炫耀拜金主义,宣扬这个金钱至上,这个影响太坏,毁人三观。
  我是不这么认为,有的人五官都不好看,要三观干嘛?
  学校也是个小社会,是个充满金钱的地方。老师们是需要奖金的,我当老师那会,和许多人一样,盼着涨工资。”李和不在意的笑笑,然后继续道,“以上都是开玩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
  如果大家真的对财富有渴望,许多同学马上要面临毕业,要工作,如果想实现财务自由,想多赚钱,第一点是不要做官,不要从政。
  赚钱的门路有很多,可以下海经商,可以做点小买卖。
  有人问了?
  我就爱搞科研,搞科研能赚钱吗?
  我很肯定的说,搞科研也能赚钱,把兴趣和职业能结合在一起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你要擅长这个,最怕的就是在某个领域你就算拼上老命也比不上别人随便做做。
  远的咱看硅谷,像微软的比尔盖茨,惠普的大卫·普克和威廉·惠烈、康柏的肯尼恩、dec公司的奥尔森,dell公司的迈克尔·戴尔,这些都是知识改变命运,专业成就未来的证明。
  近的呢,咱们就看中关村和深圳,出现了很多财富神话,像这位眼前站在门口拐角,抱着胳膊的,长的虽然不咋地的这个人大家都认识吧?”
  又是一番哈哈大笑,顺着李和手的方向,大家看到了正在那咧着嘴笑的柳联想。
  对于李和的调侃,他不以为意,甚至觉得还有点光荣。
  李和继续笑着道,“长的不好看,小鼻子小眼睛的,但是大家一看他,就觉得应该是那种霸气外露的,有钱人。
  柳联想先生的新计算机公司刚刚在香港上市,柳先生也顺利成为先富起来的人中的一员,也向大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技术能够直接创造财富,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大家毕业以后,也许会继续出国深造,也许会进入各行各业,成为各行翘楚,但是能不能赚到钱,还是看什么单位了,有的单位只跟你谈奉献,而且要谈无私奉献,我觉得这种想法要不得,不应该提倡,多劳多得,少干少得,这已经是社会共识....
  ”
  李和感叹于对顶尖科研人员的待遇太低,做科研真的从环境到条件都很蛋疼,根本就留不住顶尖的人才,出国的不愿意回来,在他看来,也实属正常。
  什么应该无私奉献不计回报,这种论调就是道德绑架,就是耍流氓!没有什么是应该的,这是有选择,是自愿的,而不应该是社会和舆论强加的。
  “其实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两极的分化,就是文化上、教育上过度批判,什么我们没灵魂啊,没信仰啊,什么的,这些都是鬼扯,一堆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在那卖弄笔杆子,这不是跟国际接轨,这是跟跟着咱们的港台同胞接轨。”
  李和越说越气。
  “还有人说什么,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
  小平同志怎么说的?
  在稳定发展时,只要能快一点还是要争取快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不能胆子没有了,雄心壮志也没有了,有机遇能跳还是要跳。”
  “要不想被时代所淘汰,就是赶紧充实你的钱包。当然,你要是挣钱慢了,那只能放慢手速,等一等你的钱包了。”
  台下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批评不会唱衰一个公司,更不会唱衰一个国家。
  一个时刻有危机感如履薄冰的公司或者国家才有动力去思考去改进。
  容忍别人的批评,甚至是尖酸刻薄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是真正的自信。
  但是这个批判的要看对不对,在什么方向上去批判。
  相反的一面,我们对科技进步和科学精神这一块的批评显得过少,只要真正的少数一部分人在盯着国际科技前沿在看。
  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不在于人文精神,不在于什么思想,也不在于什么灵魂,还有信仰这玩意。
  中国与日苯、、韩国、欧美制造业的差距才叫惊心动魄,改革开放这些年过去了,我们在迎头追赶,现在还是没有多少东西能拿出来可以跟国外比一比....
  大家要从各个方面去批评,去找各个方面的原因。什不是管理跟不上?是不是研发的投入过少?是不是员工的薪资给的不够?”
  这一次没有多少人在笑,一下子都沉默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